川普對中關稅飆升至125% 中國哪些產業將受到衝擊?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0 12:00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9 日) 宣布,將對部分國家暫停實施新關稅 90 天,並在此期間將關稅降至 10%,但對中國關稅稅率增加至 125%,此舉仍引發國際社會關注,而在這場貿易戰中,部分中國產業展現出超預期的韌性。
半導體產業首當其衝成為資本市場的避風港,國產替代概念股逆勢走強。以北方華創為例,這家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的股價在政策推出後三日累計漲幅達 27%,最新財報也顯示國產光刻機訂單量年增 240%。
產業分析師董必政說:「美國成熟製程晶片進口成本激增 28%,為中國本土企業創造至少 15 個百分點的市場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國產 EDA 軟體企業華大九天已實現 28nm 製程節點的全覆蓋,其客戶名單中新增了中芯國際等頭部晶圓廠。這種技術突破並非孤立現象,海關數據顯示,3 月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 18%,而同期國產設備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激增 45%。
農產品市場的博弈同樣暗潮湧動,中國將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清單,使得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單週下跌 9.3%,但中國的隆平高科股價卻逆勢上漲 12%,該公司最新研發的耐鹽鹼水稻品種在東北地區試種成功。
中信證券農業分析師丁萍指出,飼料原物料價格每上漲一成,將壓縮養殖企業利潤空間約 23%,這將倒逼產業加速整合。」數據顯示,牧原股份等主要養豬大廠已啟動智能化改造計劃,單位養殖成本可望下降 15%。
但市場人士提醒,目前豬隻存欄量仍處歷史高位,真正的產能出清恐須等待至今年第三季。
醫療健康領域則呈現兩樣情。中國國藥集團旗下的血製品板塊單週市值成長 34 億元,其美國血漿採購佔比從 65% 緊急切換至歐洲供應商。
不過,醫用耗材出口企業卻遭遇重創,某家注射器上市公司透露,現有美國訂單中有 40% 面臨重新議價壓力。
醫療器材分析師張貝貝說:「墨西哥替代產能可能在兩個月內填補 15% 的市場缺口,這對依賴單一市場的中小企業構成致命打擊。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免稅消費類股迎來爆發式增長。」
傳統產業方面,製造業目前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富士康鄭州工廠的 iPhone 生產線開工率降至七成,但越南分廠的產能利用率卻攀升至 92%。
對此董必政表示:「若美國對東南亞基地加徵 26% 關稅,全產業鏈利潤率將被壓縮至危險區間。」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家電企業的出海戰略顯現成效,美的集團墨西哥工廠的產能擴張度較原計劃提前半年,北美市場本土化比率已提升至 85%。
金融領域的分化現象則尤其顯著。中國工商銀行今年第一季不良貸款率攀升至 1.82%,但零售業務利潤貢獻度首度突破 50%,保險業則在資本市場波動中覓食機遇,平安人壽的年金險產品銷售額年增 63%,這種避險需求與投資端壓力的角力,折射出大類資產配置邏輯的根本轉變。
值得玩味的是,黃金 ETF 持倉量在關稅實施後反而減少 12%,顯示投資人對避險資產的短期投機心態。
當全球市場仍在消化這場貿易衝擊波時,智庫專家也開始推演長期影響。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情境模擬,若現有關稅維持 12 個月,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損失 0.7 個百分點。
但中國社科院的最新模型預測,國產替代效應可能使半導體產業在五年內達到 25% 的自給率提升。在這場關乎國運的較量中,每個產業都在尋找新的生存法則,不是加速技術突圍,就是重構供應鏈版圖,或是在政策庇護下完成轉型升級。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