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關稅戰】晶片股憧憬國產替代連日造好,獲券商唱好可看高一線?

經濟通新聞 2025-04-10 12:30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美國特朗普政府昨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54%關稅,累計加徵關稅104%,中國隨即作出反制,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率提高至84%,美國也決定即時對中國徵收關稅提高至125%。中美在關稅問題上劍拔弩張,市場憧憬國產晶片進一步替代海外晶片,晶片股再有炒作,其中中芯國際(00981-HK)獲大摩上調目標價,股價昨飆逾一成,今早曾再飆逾7%。除大摩外,多家券商也預計國產晶片需求會激增。在中美關稅戰升級背景下,晶片股可看高一線?

 

*中國對美加徵關稅率提高至84%,美對華關稅增至125%*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昨晚發布公告,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稅率,由34%提高至84%。公告指,美國政府4月8日宣布對中國輸美

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由34%提高至84%。美方升級對華關稅的做法是錯上加錯,嚴重侵犯中國正當權益,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由於中國不尊重世界市場,決定即時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提高至125%,而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則下調至10%並暫緩90日實施。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超過75個國家已致電美國的代表機構,就貿易、關稅等相關議題進行磋商,尋求解決方案。

而這些國家在他強烈建議下,未有對美國進行任何形式報復,故他已即時對相關國家暫停關稅措施90日,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至10%。

 

*大摩料內地晶片需求激增,升中芯目標價至40元*

 

  摩根士丹利發表最新研報指,由於人工智能(AI)推理能力需求不斷增長,而中芯國際採購能力,包括採購面對樽頸的設備,為公司帶來強勁的收入增長,上調公司投資評級,由「減持」升至「與大市同步」;目標價調升5%,由38元升至40元。

 

  該行指,由於美國AI圖形處理器(GPU)供應有限,因此中國晶片需求激增,該行預期中芯國際將成為本地AI晶片設計商的主要支持者,且認為內地先進產能可能被低估。此外,新

目標價反映該行對公司2025至27年每股盈利預測更為樂觀,2025預測市帳率1.9倍,惟公司現價亦高於其市帳率歷史均值的2個標準差,因此認為其估值並不吸引。不過,一旦英偉達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特供」版本的H20╱B30晶片將來被禁止對華供應,該行或會對中芯銷售看法轉為更正面。

 

*富瑞:內地反制關稅損半導體行業,但料中芯華虹等受惠*

 

  富瑞近日亦發表研報認為,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反向徵收34%關稅,將對半導體或CPU(中央處理器)行業產生最大影響,其中,去年英特爾(US.INTC)、亞德諾(US.ADI)、德州儀器(US.TXN)分別有29%、23%、19%收入來自中國。

雖然相關公司可以透過將組裝、測試及封裝(ATP)工作外判予非美國國家,以規避中國關稅,但中國亦可能因而下達禁令,阻止使用其汽車、工業晶片,作為進一步反制措施。相信本地及其他外國供應商可以在該部分中很大程度上取代美國晶片。

 

  在英特爾CPU收入受影響情況下,該行預期AMD及中芯國際潛在受惠。中興通訊(00763-HK)亦可能部分受惠。另預計AMD(US.AMD)、華虹(01347-HK)及斯達半導體(603290-CN)將受惠,但內地晶圓製造設備(WFE)情況複雜,需求續看淡,由於美國廠方潛在將組裝轉移至東南亞。

 

*浙商證券: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將加速,山西證券:可關注AI晶元等板塊*

 

  內地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雖然短期內,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會遭遇阻礙,面臨市場份額下滑等挑戰。但從長期來看,此次貿易摩擦也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實現自主可控、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創造了重要契機。浙商證券亦指,美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我國迅速做出反應,其中包括對所有原產地為美國的產品加徵的關稅。本次關稅反應意義重大,部分美系主導的半導體產品有望受關稅影響而漲價,刺激國產化進程加速,如模擬晶元、半導體設備等。

 

  山西證券表示,相比2018至2019年的貿易摩擦,此次中美摩擦明顯升級,但這是挑戰也是機遇。首先,自2018年以來我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明顯,晶元、設備、材料的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其次,在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半導體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國家勢必會大力發展,加速產業鏈的完全國產化。所以此次貿易摩擦升級反而給了國內半導體產業加速發展、彎道超車的機會。自主可控會是當前市場比較好的主題機會,建議關注AI晶元、光刻機、先進封裝等板塊。

 

  另中信證券稱,在當前時點,自主可控繼續成為重要且緊迫的任務,短期模擬晶元方向最受益。國信證券指,國際貿易摩擦加劇有望加速半導體國產替代進程,建議重點關注模擬晶元板塊。東吳證券認為,中國進口關稅的加徵利好成熟及先進製程設備國產替代。

 

*據報美國暫緩限制英偉達對華出口H20人工智能晶片*

 

  值得留意,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引述消息報道,英偉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上周出席海湖莊園(Mar-a-Lago)晚宴後,特朗普政府改變限制向中國

出口英偉達H20人工智能晶片的計劃。特朗普政府過去數個月計劃對英偉達H20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原本準備最快本周推出,但英偉達向特朗普政府承諾,將在美國投資新的AI資料中心,令管制計劃出現變數。

  H20晶片是美國出口管制下中國能合法獲得的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處理器。據《路透》今年2月報道,中國AI初創公司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對H20的需求旺盛,帶動H20的訂單量增加。此外,字節跳動、阿里巴巴(09988-HK)與騰訊(00700-HK)等中國企業今年首3個月對英偉達H20芯片下訂至少160億美元的訂單。

 

*林家亨:關稅戰對中芯業務實際幫助不大,縱生意大增盈利也難提升*

 

心看大摩研報中的言詞,大摩提到未來對AI晶片尤其GPU方面的需求會增加,但中芯最主要是造CPU,其所製晶片大部分功能性屬CPU,而不是GPU,GPU現時世界第一製造商為Nvidia,跟著就是AMD及高通等,故關稅戰只略對中芯有正面影響,加上其晶片良率低,故對其業務實際幫助不大,雖然會有生意,但盈利很難提升,正如其幾個星期前公布的業績所見,營收創紀錄新高,但純利大幅下跌,即生意做多了很多,純利卻倒插,肯定不是好事,大摩也不見得完全偏愛中芯。

 

  晶片股今早普遍造好,中芯半日升2.89%收報44.5元,華虹升1.36%報29.9元,上海復旦(01385-HK)升3.21%報27.3元,ASMPT(00522-HK)升0.73%報48元,晶門半導體(02878-HK)升2.6%報0.395元,宏光半導體(06908-HK)升2.11%報0.485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