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金逃離美元 黃金歐元成避險新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11 21:52

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美國財政赤字高企等背景下,全球「去美元化」正在加速。
根據美銀周四 (10 日) 發布的最新報告,即使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仍占主導地位,但其占比已從 2015 年的 66% 降至 2024 年第 3 季的不足 58%,10 年累計下滑超過 8 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美債吸引力顯著下降,2024 年外資淨賣出 600 億美元。歐元、黃金和部分非核心貨幣正成爲央行多元化配置的新方向。
美銀指出,過去 15 年制約歐元作爲儲備貨幣地位提升的三大因素:歐債危機風險、負利率政策、以及政府債券流通受限,均已被逆轉,而央行的黃金買入量 3 年連續超過千噸,黃金成「最大贏家」。
雖然美元仍是全球儲備貨幣的核心,其主導地位正面臨漸進但明確的削弱。這股趨勢非短期匯率波動所致。美銀在報告中指出,若考慮過去幾年美元資產的估值變化,如匯率、債券和股票價格,理論上美元占比應被「被動抬高」;但現實卻相反,顯示出各國央行正在「主動」減持美元資產,轉而增持其他貨幣和黃金。
歐元占比維持在 20%,英鎊和日元分別為 5.0% 和 5.8%。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加元、澳元、瑞典克朗、新加坡元等所謂「其他貨幣」占比自 2015 年以來顯著上升,說明央行在進行更廣泛的貨幣多元化配置。
去美元化的另一個直接證據,是全球央行對美國國債興趣日益減弱。
美國財政部 TIC 數據顯示,2024 年外資淨賣出美債金額高達 600 億美元,其中 2024 年 12 月當月即售出 240 億美元。日本在 2024 年整體減持美債 680 億美元,是最大賣家。
需要警惕的是,美債的邊際買家正在變化。美銀指出,2024 年購買美債最多的國家地區是開曼群島、法國和盧森堡;這類離岸金融中心往往代表對沖基金和槓桿基金的活動。也就是說,過去支撐美債市場的官方儲備力量正在退場,替代者爲流動性更敏感的私募資金。
官方部門對美債的冷淡還體現在美債拍賣參與度上。過去幾年,外國投資人在美債拍賣中的平均認購比例下降至約 10%,而投資基金類機構則高達 75%。
美銀指出,歐元雖在過去去美元化過程中未明顯受益,外匯儲備占比始終維持在 20% 左右,但現在條件正在發生變化,歐元可能將成為下一個全球央行配置的重估焦點。
歐元的外圍信用風險已正常化。義大利和西班牙等「邊緣國家」國債的信用利差已基本正常化,央行配置比例反而回升至更高水平;此外,負利率時代結束,10 年期法國國債殖利率相較美債處於 10 年相對高位;最後,債券供應恢復。歐洲央行結束量化寬鬆 (QE),轉而開啓量化緊縮 (QT),導致市場中「自由流通」的歐元政府債券供應大幅上升。2024 年自由流通的 1 年以上歐元政府和超國家債券總規模已超過 2015 年高點,突破 7000 億歐元。
美銀指出,如果未來央行將歐元在儲備中的占比從目前的 20% 恢復至 2011-2012 年的 25%,則 4 年內將有約 6000 億美元資金流入歐元資產市場,平均每年可吸收歐元區主權債淨發行量 20%。
在美元削弱、利率上升和地緣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黃金成爲全球央行首選的避險資產。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 (WGC) 數據,2024 年全球黃金需求總量達 4974 噸,創歷史新高。其中,央行購金超過 1000 噸,連續第 3 年超過千噸,尤其在第 4 季激增至 333 噸,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美銀指出,央行配置黃金的動因也在悄然變化。傳統「歷史地位」不再是首要理由,「對沖通膨與長期價值儲藏」、「危機期間的穩定表現」、「有效分散投資組合」以及「無違約風險」成為配置黃金的四大動因。
目前全球央行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平均占比約為 11%,高於 2000 年的 5.5%。美銀指出,若從投資組合效率角度出發,央行黃金占比達到 30% 時,信息比率 (Sharpe Ratio) 最優。換言之,目前黃金配置仍具上升空間。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