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川普政策目標混亂 對中貿易戰注定失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14 19:00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全球經濟一度陷入緊張。許多分析認為,川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預計將難以實現其目標,甚至可能對美國自身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刊登評論文章,由諮詢機構 Gavekal Dragonomics 創辦合夥人兼研究主管 Arthur Kroeber 從三個角度論證了川普關稅政策的「注定失敗」。
Kroeber 認為,儘管美國聲稱其關稅政策旨在打擊不公平貿易行為、消除貿易赤字、重振美國工業以及對抗中國,但這些理由往往互相矛盾,與川普的其他政策存在衝突,或者根本無法實現。
Kroeber 分析,川普發動貿易戰的主要動機是為了「累積並施展」個人權力,擺脫全球經濟秩序對美國單方面行使權力的限制,特別是總統個人權力受到的限制。
他指出,川普偏愛關稅的原因在於,他長期以來相信世界其他國家會不惜一切代價換取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關稅是美國總統少數可以不經國會批准就能行使的權力。川普渴望展現其主導地位,迫使其他國家屈服於美國的霸權之下。然而,這種策略反而讓大多數國家意識到,川普顧問們提出的經濟理由不過是「障眼法」。在川普執政期間,美國的不可靠性讓理智的領導人不會加入其對中國的「征討」。
文章進一步指出,川普對華貿易戰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已經失去了貿易談判的籌碼。「對等關稅」的退縮表明,美國公債市場對其關稅政策的容忍度有限。在美國公債遭遇拋售後,川普不得不放棄進一步提高關稅,因為他預計公債市場將再次出現負面反應。這意味著其他國家領導人更有可能採取快速達成表面讓步協議的策略,以換取美國降低關稅,而不會承諾破壞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自身的韌性。儘管中國失去了美國這個重要的出口市場,但實際上已經做好了與美國打一場經濟消耗戰的準備。中國可以透過提振國內需求來彌補對美出口的損失,並且已經開始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此外,過去五年的出口管制經驗表明,即使沒有美國技術,中國也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
對於市場擔憂的人民幣貶值問題,分析認為,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出台令人信服的刺激內需政策,將會吸引新的資本流入,從而支撐人民幣匯率。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對中國消費品徵收關稅,美國國內正面臨更高的通貨膨脹。
美國對中國工業投入品的依賴程度是中國對美國零部件依賴程度的三倍,投入成本的上升已經開始損害美國的企業投資。相較之下,中國的需求問題可以通過更好的宏觀政策來解決,而美國則面臨供應衝擊和可能的停滯性通膨,這可能需要經濟制度的變革才能解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美國持續濫用關稅施壓中國,中方堅決反對,絕不接受這種霸凌。中國領導層也正積極討論提振經濟和穩定資本市場的措施。分析人士指出,儘管中國已宣布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但面對川普的關稅攻勢,中國也感到壓力。然而,北京的行動表明,它將反擊美國的支配企圖,並願意與美國進行長期的經濟對抗。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