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股崩中概股逆市漲!美退市威脅下22家雙重上市突圍 這些公司尚未「回家」面臨風險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4-22 09:51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股崩中概股逆市漲!美退市威脅下22家雙重上市突圍 這些公司尚未「回家」面臨風險(圖:shutterstock)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美股、美債、美元同步重挫,三大指數周一 (21 日) 再度重挫,但那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逆勢收漲 0.2%,蔚來汽車漲超 2%,阿里巴巴漲逾 1%。

面對美國關稅,中國採取反制措施並對國內金融市場進行支持,而在除關稅以外其他領域的威脅或是對抗也不斷出現,其中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受訪時威脅稱不排除將中國企業股票從美國交易所退市的可能性。


事實上,中美有關中概股上市和審計底稿的摩擦已有時日。2020 年底,美國時任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外國公司問責法》,2021 年底美國證交會 (SEC) 依據該法案進一步推出實施細則。2022 年 3 月,SEC 依據這一法規將首批 5 家中資企業列入「初步識別名單」,標誌着美國對中概股監管從制度建設正式步入執行階段。

經歷過 2022 年「中概股退市風波」後,多數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為降低風險,已透過「二次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流港股。根據中金公司統計,目前在港二次上市的 34 家中概股美股市值約 1.4 兆港元,佔總市值 45%,其中 12 家採取二次上市模式,包括京東、網易及攜程等,另 22 家為雙重主要上市,如阿里巴巴、百濟神州及貝殼,僅拼多多等少數大型股尚未回歸,其餘多為中小市值企業。

中金進一步指出,符合回港上市條件的潛在企業包括富途控股、唯品會及極氪等 9 家大型公司,但仍有超過 300 家中概股市值合計約 3000 億港元,多屬中小型公司,面臨較高退市風險。

對於已經回歸港股的大企業,根據中金估算,流動性缺口約 3000 到 4000 億港元,相當於港股主板 1.5 至 2 日成交額,認為短期衝擊可透過再介入機會化解,加上優質重量級企業基本面穩健。

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已經淨流入超過 6000 億港元的南向資金料成為承接回歸資金的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資機構持有中資股規模自 2020 年高點 1.08 兆美元下滑至 2023 年底的 6222 億美元,但仍為美國海外股票投資第五大市場。根據中金估算,若考慮 MSCI 中國指數 23% 的年度反彈,實際持股價值可能達 7000 到 7500 億美元。

中金透過匯總全球 3100 家機構的數據更顯示,美資持有中資股市值約 3708 億美元,較 2020 年銳減 43%,顯示資金撤離趨勢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大型企業回歸緩解了短期系統性風險,但中小市值公司仍需政策支持。港交所若能優化回歸條件,將有助縮小剩餘企業的曝險規模。整體而言,中概股回流雖改善流動性與監管不確定性,但多層次市場架構的完善仍是長期穩定的關鍵。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