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權基金
理財周刊 2025-04-25 07:53

文.洪寶山
2023 年前民眾黨立委吳欣盈拋出「全球 172 檔主權基金,台灣連一檔也沒有」的議題,矛頭指向台灣央行龐大的外匯存底,但央行平均年化報酬率僅 2.64%,四十年來成長不到三倍。截至 2025 年 3 月,台灣央行的外匯存底約為 5780.2 億美元。
根據吳欣盈的觀察,因為央行投資的「都是債券與外匯。」當時支持成立主權基金的聲音認為,提撥外匯存底的 10% 成立主權基金,活化資產為前提去運用,例如投資股票、另類資產等,盡可能使「報酬最大化」,不至於影響經濟、國安。
成立主權基金 央行持開放態度
央行對於成立主權基金向來持開放態度,但建議主權基金的設立應以專法規範,遵守聖地牙哥原則,資金來源應由政府統籌規劃,可向外匯存底「買」或「借」,不應直接無償撥用。
什麼是聖地牙哥原則?2008 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與主權財富基金國際工作組 (IWG-SWF) 共同制定該原則,並提交給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至少有 25 個國家簽署,是一套適用於主權財富基金的自願性指導原則,目的是確保這些基金的透明度、治理結構及投資行為符合國際標準。核心宗旨是:1. 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確保資金與投資的自由流動。2. 遵守投資國的監管與披露要求,避免影響市場公平性。3. 基於經濟與金融風險考量進行投資,而非出於政治目的。4. 建立透明且健全的治理架構,確保風險管理與問責機制。外界普遍認為,該原則是為了防範部分主權基金假投資之名,行「國安滲透」之實。
年度收支有餘 可投入主權基金
主權基金是由政府擁有和管理的投資基金,通常用來管理國家的財富,以達到長期財務增值的目的。主權財富基金追求高報酬,主要用於以下幾種投資,金融市場投資:包括股票、債券、不動產等金融資產。基礎建設與產業投資:投入國內或國際的戰略性產業,如能源、科技、交通等。
主權基金的資金通常來自 (1) 外匯儲備:部分國家將外匯盈餘投入主權基金,以獲得更高的收益。(2)天然資源收益:例如石油、天然氣的出口收入。(3)財政盈餘:當政府年度收支有剩餘時,可將部分資金投入基金。
各國主權基金 投報率很不錯
挪威政府養老基金 (GPFG)、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 等三個主權基金算是知名的成功範例。GPFG 的資金主要來自挪威的石油收入,該基金投資全球數千家公司,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仍能保持穩定的回報,並在市場復甦後迅速成長。近年來,GPFG 加大對科技股的投資,如蘋果、微軟、Alphabet 和亞馬遜等,自 1990 年成立以來年化報酬率 (IRR) 約為 6.09%。
Temasek 的資金來自政府資本與國營企業盈餘,積極投資科技、金融、能源等領域,並參與企業管理以提升價值。成功的投資代表作有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新加坡電信、中國建設銀行、阿里巴巴、屈臣氏集團、印度 ICICI 銀行、澳洲第二大電信公司 Optus,1974 年成立以來的 IRR 約為 14%,過去二十年的 IRR 約為 9%,過去十年的 IRR 則約為 7%。
ADIA 的資金來自阿聯酋的石油收入,全球化投資,涵蓋股票、債券、房地產、私募股權等。曾在 2007 年次貸危機投資花旗銀行,並在全球多個城市投資了高端商業地產,包括倫敦的碎片大廈、聖保羅大教堂、倫敦塔,紐約的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中央車站,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凱旋門等地標性建築。
ADIA 也投資全球領先的資料中心和能源項目,例如台灣 A-Top 新嶺雲端數據園區的投資,這是台灣最大的算力中心,也和新加坡私募股權公司 SC Capital Partners 合作成立亞太資料中心投資項目,以擴展其在數據基礎設施領域的影響力。ADIA 的二十年 IRR 約在 5-8% 之間浮動,三十年 IRR 約在 6-9% 之間。
央行:主權基金應有專法規範
有些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確實包含人民的退休金或郵政儲金,但這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律與政策規範。例如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 (GPIF),是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之一,管理日本的公共年金資金,並進行全球投資以確保退休金的穩定增值。有些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確實包含外匯存底。例如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IC),它的初始資金來自中國的外匯存底,目的是提高外匯資產的投資回報。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也是由外匯存底資金支持。
台灣央行認為台灣如果成立主權基金,定位要先確立,其次,主權基金的設立應該透過專法規範,而不應直接無償撥用外匯存底。
來源:《理財周刊》128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衰退機率飆60% 投資人如何自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