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換誰剉咧等?PIMCO:不敢動鮑爾了 川普正打算把手伸進「這裡」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2025-04-25 20:02

PIMCO 今 (25) 日發表最新看法,雖然川普總統表示無意解僱聯準會主席鮑爾,但川普政府或許會測試「支持聯準會獨立性的法律」。最近在各個獨立機構的解雇事件,似乎都是在測試長期法律先例的合憲性,這一動向不僅引發金融市場波動,更可能對美國資本市場與美元地位構成長遠衝擊。
川普上週再度批評聯準會政策「反應太慢」,稱若他願意,「鮑爾很快就會離開」,隨後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任哈塞特也透露,川普正在「研究」撤換鮑爾的可能性。雖然川普隨後強調無意解雇鮑爾,但連番言論仍令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產生疑慮,美股、美元與美債價格皆因此波動。
PIMCO 指出,聯準會自 1970 年代尼克森時代起強化獨立性,這項制度設計為維護貨幣政策決策免受政治干預,是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及美債避險資產地位的基石。然而,川普的言行正對這一長期共識構成挑戰。
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聯準會理事僅能因「正當理由」被免職,主要是重大失職或舞弊行為,與單純政策歧見無關。鮑爾本人也已明言,任期至 2026 年 5 月結束前不會辭職,強調「聯準會永遠不會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
PIMCO 認為,即使川普設法解雇鮑爾,從實務與法律角度看,其實益有限。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集體決策,不僅鮑爾一人可左右政策走向。即便更換主席,FOMC 仍由七名理事與地方聯儲銀行行長組成,需過半同意方能改變利率政策。即使新主席如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或現任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上任,亦不保證立場偏鴿。
此外,聯準會主席任命需參議院過半支持,而包括共和黨在內的部分參議員長期支持聯準會獨立性。前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等人可能在新任命上採取審慎立場。
更重要的是,川普近期已解職多個獨立機構領導人,如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委員,引發外界質疑其是否意圖系統性弱化獨立機構。此類解職行為引發「漢弗萊案」(Humphrey’s Executor v. United States, 1935)是否仍具效力的憲政爭議。該案判定總統不得隨意解雇具法定任期的獨立機構成員,保護其免受政治干擾。
相關案件已進入最高法院審理,預計最快 6 月底裁決。若法院推翻漢弗萊案,恐打開總統以政策分歧為由,解雇聯準會主席與其他獨立機構成員的大門。雖有部分保守派大法官支持加強行政權力,但也有如阿利托(Samuel Alito)等人主張聯準會具「特殊歷史與功能背景」,應與其他獨立機構區別看待。
諷刺的是,川普政府曾在 2024 年行政命令中強化對多數金融監理機構的總統控制權,但特別豁免聯準會的利率制定職能,間接承認其政策獨立性。
PIMCO 強調,即使法院對聯準會法律地位作出微調,也可能動搖投資人對美債與美元的信心。長期以來,聯準會獨立性是美國通膨預期穩定的關鍵,也是投資人信任美債的核心條件。一旦市場擔憂貨幣政策受政治干擾,可能引發美債殖利率上升與美元貶值,影響全球資產定價。
若川普真意圖透過更換鮑爾以壓低利率,PIMCO 認為其成效恐適得其反。市場可能將此視為聯準會失去獨立性的信號,進一步推升長期利率,反而不利於抵押貸款與企業借貸。
PIMCO 總結,儘管川普近期對鮑爾火力全開,但真正解職可能性不大。若市場開始擔憂聯準會獨立性不保,即使相關法律尚未變動,投資人仍可能轉向多元資產配置,對美元與美債需求產生實質影響。即使川普無意真正行動,這場圍繞聯準會獨立性的法律與政治博弈,已經開始對市場心理產生深遠影響。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