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報告:中國交易員對全球金價影響力被「嚴重低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8 16:55

高盛指出,市場可能普遍低估了中國交易員在全球黃金價格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近期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中國交易員是背後的重要推手。
高盛 FICC 交易員 Adam Gillard 在其最新報告中強調,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中國商品交易顧問 (CTA) 對芝商所 (CME) 黃金價格的影響程度被嚴重低估。
為佐證這一點,報告引用數據顯示,在 4 月 22 日黃金價格觸及每盎司 3500 美元之際,僅僅 3 家中國經紀商合計就交易了約 212,000 手 CME 等量合約。這個數字已接近 CME 今年至今平均每日交易量約 240,000 手的水平,顯見其交易量的驚人。
報告指出,儘管交易量巨大,但這些機構的持倉卻沒有顯著變化。這表明,這些交易行為主要是短期的算法交易。
Gillard 解釋說,這種短期算法交易在中國交易時段 (也是它們最活躍的時間段) 對價格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這個時段離岸市場的流動性相對較低。
此外,公開資訊顯示,上海期交所交易量與 CME 交易量的比率已經創下歷史新高。高盛認為,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資金流正透過 SHFE/CME 套利再平衡以及隨後的中國境外 CTA 影響,對離岸黃金價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報告還強調,黃金是一種「流量商品」,它不像石油或銅那樣存在一個明確的平衡點。對於金價而言,重要的因素包括西方世界的提取量 (來自央行、中國進口但不包括中國人民銀行) 以及隨後的投資者購買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 (SGE) 的實物黃金成交量已經達到了十年來的高點。更反常的是,儘管金價處於歷史最高水準,但實物黃金溢價仍然為正。這與通常情況下中國買家對價格較為敏感的特性相悖。
高盛交易員暗示,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可能預示著保險資金開始進入黃金市場。報告建議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一潛在趨勢的發展。
- 衰退機率飆60% 投資人如何自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