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滿足四條件 美股下半年有望迎買點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2025-04-29 12:20

《Investing.com》報導,根據摩根大通 (JPMorgan) 策略師 Mislav Matejka 的看法,儘管目前仍因宏觀風險升高、經濟數據疲軟,以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而保持謹慎態度,但到了 2025 下半年,股票可能會變得更具買進吸引力。
Matejka 在該行最新策略報告中指出,「我們仍認為,在今年下半年某個時候,會是我們選擇增加風險資產部位的時機。」
不過,他補充稱,在轉向更樂觀之前,需要滿足幾項條件,包括「硬數據首先要有機會縮小與軟數據的差距、企業獲利預期需經過重新調整、疲弱的財測訊息需出盡,以及未來幾個月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需趨於穩定。」
消費者信心、未來產出預期及勞動市場觀感等軟性經濟指標目前已經惡化,即使部分硬性數據,例如工業生產與就業增長仍保持韌性。
每周企業獲利預期修正數據也降至多年來最疲弱水準,且企業宣布裁員的人數已達歷史上與經濟衰退相關聯的水準。報告指出,「Challenger 公布的裁員數據達到了歷來與衰退相符的水準。」
另一方面,貿易問題仍是主要壓力來源。儘管近期一些消息指出,最極端的關稅提案似乎有部分回撤,但 Matejka 警告,「最終的關稅水準仍可能遠高於年初時市場的普遍預期。」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預估,目前提案可能使美國實際關稅稅率提升至 23%,相當於增稅 7,300 億美元,約占 GDP 的 2.4%,規模或為二戰以來最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Matejka 認為,短期內股市可能難以持續上漲。他寫道,「我們認為目前應對風險資產保持謹慎。」他指出,貿易與財政逆風、獲利下修以及通膨預期升溫,都是需要關注的因素。
儘管如此,他仍然認為,若未來貿易緊張局勢緩解、聯準會 (Fed) 政策態度開始轉變,今年稍晚可能會出現較有利的投資環境。
以區域來看,Matejka 認為,目前國際市場的風險報酬比美國市場更具吸引力,無論是在經濟衰退或復甦情境下,表現都有機會優於美股。
他表示,如果經濟增長放緩,非美股市表現可能比以往更加抗跌,而若關稅緊張局勢緩和,非美市場有望迎來更強的上漲動能。
- 震盪期靠它逢低加碼,追求更大本利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