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速發展核電 「新型基建」成為投資的新重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9 15:54

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核電建設,其總體規模已首度躍居世界第一。在過去四年中,中國已連續每年批准 10 台或更多核電機組,預計整體將帶動近兆元的投資。
據陸媒《國民經略》報導認為,這股「核電狂飆」的背後有多重驅動力。首先是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的考量,特別是在全球地緣衝突和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其次是中國應對氣候變遷、實現「碳中和」與「碳達峰」目標的需求,核電作為清潔能源,能有效補充中國「富煤、少氣、貧油」的能源結構。此外,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對電力需求巨大且集中在發達地區,核電恰好能形成補位。
目前,中國核電在發電總量中的佔比僅為 4.5%,遠低於許多已開發國家超過 10% 的平均水準,顯示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加速建設核電廠,不僅是能源領域的革命,也帶來新一輪投資機遇。從建設層面看,沿海省份是最大受益者,因為核電廠需要大量冷卻水,且沿海地區是用電大戶。目前中國的核電機組全部位於東部沿海的 8 個省份,包括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其中,廣東省的建成及核准在建機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從裝備製造產業看,四川、上海、黑龍江是核電裝備產業的核心重鎮。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等技術凝聚了全國眾多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心血。
這股核電擴張潮,被視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新型基建主要包括:
- 人工運河:在中西部省份,如安徽、廣西、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地,一系列運河項目蓄勢待發,總投資接近兆元.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水路投資大幅增長了 10.2%。
- 光伏風電場:在西部地區,如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以及貴州、廣西等地,光伏和風電的裝機規模持續井噴. 今年一季度,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同比增長 17.2% 和 43.4%。
- 核電站:沿海省份正大力建設核電站,整個沿海地區呈現火熱的景象. 這被認為是「新一輪大基建」的開始,甚至被稱為「新基建之王」。
核電建設的加速尤為突出。中國自 2022 年以來已連續四年每年核准 10 台及以上核電機組,核電總體規模首次躍居世界第一。去年國內核電建設投資高達 146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4%,創下歷史新高。預計隨著每年 10 台機組的批量核准,核電投資將持續在高位運行。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