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業績不是重點 而是財報之外的三個問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9 18:39

蘋果 (AAPL-US) 財報獲利是「已知事實」,但真正的問題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蘋果將在周四 (1 日) 盤後公布截至 3 月底的 2025 財年第 2 季財報。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伍德林 (Erik W Woodring) 及其團隊周一 (28 日) 發布的研報,蘋果可能交出一份略超預期的成績單。
大摩同時表示,市場對蘋果穩健的財務數據可能早有預料,真正的焦點在於財報未能解答的其他一切,包括關稅影響與對策、AI 戰略、iPhone 成長持續性,這些因素將主導財報後的市場情緒。
大摩預計蘋果上季營收將達 957 億美元,每股獲利為 1.64 美元,略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 940 億美元和 1.61 美元。
報告指出,由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蘋果已加速生產,推高了 3 月和 6 月當季的設備出貨量和銷售量。
報告將蘋果本季 iPhone 出貨量預測調高 300 萬支至 5400 萬支,下季的 iPhone 出貨量預測調升 150 萬支至 4600 萬支。
其次,外匯環境改善對業績形成支撐。報告指出,3 月當季外匯對營收的負面影響預計為 170 個基點,比財測改善 80 個基點;而 6 月當季可能帶來 120 個基點的收入提升,這是收入略高於預期的支持因素。
最後一點是服務業務成長依然強勁,預計蘋果服務業務年增 12% 達 267 億美元,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App Store 營收表現符合預期,而谷歌的 TAC (流量獲取成本) 高於預期約 1%。
營收財測方面,大摩預期蘋果下季營收財測為 893 億美元,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然而,該行對該季毛利率的預測 45.4% 比市場共識低了約 120 個基點。
報告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模型中計入了潛在的關稅成本影響。不過,摩根士丹利認為,這種毛利率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買方消化。
蘋果將在本次財報中更新其資本回報計畫。報告預計,蘋果將宣布增加 11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授權額度,繼續維持每季約 250 億美元的回購額度;股利將增加 4%,與 2024 年 4 月的操作如出一轍。
相較於相對「透明」的財務數字,市場更關心的是蘋果管理階層如何回應一系列懸而未決的策略性問題。
大摩認為,財報本身可能並非關鍵催化劑,投資人應關注以下關鍵問題,這些將決定蘋果中長期發展方向:
關稅風險: 蘋果如何因應短期和長期的供應鏈關稅風險?這對成本和利潤率有何具體影響?未來是否會為了轉嫁成本而提高產品售價?
實際需求: 近期的出貨強勁是終端需求加速的體現,還是僅僅因為規避關稅風險而提前備貨?
AI 進展: 何時能看到更新版 Siri?蘋果的 AI 策略是否因近期人事變動而調整?
政治關係: 蘋果目前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關係如何?
報告判斷,在這些關鍵問題得到更清晰的答案之前,蘋果股價可能會維持區間震盪,並設定了 170 美元的股價底部和新的 235 美元目標價。
大摩指出,關稅政策的波動性為預測帶來了挑戰。報告預計,若無緩解措施,新的關稅假設將從 9 月當季開始對蘋果毛利率產生約 3 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
但報告同時表示,蘋果會透過與供應鏈分攤成本、加速零件自產以及提高產品價格等方式來部分抵消衝擊。特別是在 iPhone 上,報告預計蘋果不會直接漲價,而可能在 iPhone 17 發表時取消低容量儲存版本,利用高容量版本近 90% 的利潤膨脹空間來吸收關稅成本,同時盡量減少對銷量的影響。
根據這種推測,報告預計蘋果本季毛利率將在 47% 以上,優於該公司 46.5-47.5% 的財測;但下一季毛利率將降至 45.4%,環比下降 160 個基點,遠超過去 5 年平均的 3 個基點,且比市場共識低約 120 個基點。從 9 月當季到 2028 財年,預測該公司整體毛利率比未納入新關稅低了約 60 個基點。
- 震盪期靠它逢低加碼,追求更大本利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