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財報季遇上決策搖擺:突顯美國企業「信心危機」
鉅亨研報 2025-04-30 09:22

美國第一季財報季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但今年的財報季似乎少了些存在感,因為市場與股票動態幾乎全被川普政府的言論主導。原本市場寄望財報能讓情緒從悲觀波動中回穩,但目前公布的業績顯示,企業總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 6.4%,營收成長 4.9%,其中 73.2% 的每股盈餘超過預期,62.2% 的營收超出市場預期。
初步跡象表明,本季可能重演上一季情況:儘管企業業績表現不錯,但受到貿易戰不確定性的影響,對未來展望的預期仍然模糊而低迷。華爾街分析師對今年收益的預測,似乎也未完全納入 4 月 2 日宣布的浮動關稅制度對市場可能造成的重大衝擊。

從歷史經驗來看,財報季通常有利於股市指數表現,但隨著投資者準備應對川普政府試圖改寫全球貿易規則的後果,標準普爾 500 指數已較 2 月歷史高點下跌近 15%。這種高風險局勢,對與經濟波動高度相關的產業,特別是汽車製造商與運輸業,影響尤為顯著。
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企業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對經濟情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悲觀,這對於透過 MT4/MT5 平台關注市場走勢的投資者而言,是個值得留意的訊號。根據美國銀行的分析,本財報季中,企業對宏觀經濟前景的正面評論比例降至多年新低,甚至可能創下自 2009 年以來最差紀錄。
例如,ASML Holding NV 警告,目前尚難以量化新關稅措施對半導體產業的長遠影響;達美航空則因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撤回全年財務預測;金佰利克拉克公司也因擔憂成本壓力而下調全年利潤預期。這些變化,對交易外匯、指數或大宗商品的投資者來說,都是必須謹慎因應的訊號。
根據彭博產業研究彙編的數據,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已有 27% 的公司下調 2025 年業績預期,僅有 9% 上調。企業高層普遍對白宮快速變動的政策影響感到困惑,這加劇了美國股市指數的壓力。近期,由於關稅措施提高了經濟衰退及通膨風險,美國股市甚至一度逼近熊市邊緣。
投資人也因此開始轉向其他市場,尋求更穩定的機會。根據統計,MSCI 明晟全球指數(不含美國的已開發國家)今年以來上漲超過 6%,而標普 500 指數同期則下跌約 10%。這也突顯了利用 MT4/MT5 靈活布局國際外匯、環球股指及其他商品資產的重要性。
花旗集團數據顯示,汽車製造商對未來 12 個月的獲利預期平均下調約 9%,為最悲觀產業。相較之下,食品與必需消費品企業(通常在經濟放緩時表現較好)則上調了預期超過 1%。
花旗交易策略團隊指出,下調預期的公司通常在財報後面臨股價下跌壓力,而業績超出預期的公司,回報卻有限。美國銀行進一步警告,隨著企業普遍避免提供前景指引,市場可能再次進入類似疫情初期的「資訊真空」,讓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需要更加謹慎應對交易起伏。
整體而言,鑑於政策不確定性及市場情緒波動,企業未來方向仍難以明朗,這對金融市場(包括外匯、指數與大宗商品交易)帶來持續的雙向風險。本週五,美國通膨數據及非農就業報告將成為短線情緒的關鍵指引,若同時夾雜更多來自政府的關稅聲明,市場波動性可能進一步加劇。
正如上週特斯拉儘管公布的 Q1 財報營收及獲利均低於預期,但在市場樂觀情緒推動下,股價仍然績後大漲逾 5%。根據 FactSet 分析,科技七巨頭成分股公司第一季獲利年增 14.8%。隨著更多科技巨頭即將公布業績,下週請持續關注我們對科技股財報的後續展望。
提升您的投資潛力,讓財富增值,實現夢想!點擊下方橫幅,開啟您的投資之旅!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