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逾15年最大變革!深圳證交所引進ESG淘汰制+權重上限 年化波動率可望降12%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5-02 08:30

中國深圳證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證券資訊公司周三 (4 月 30 日) 宣布,將對運行逾 15 年的創業板指數編制方案進行重大優化,新規將於 6 月 16 日正式實施。這是繼 2023 年全面註冊制改革後,深交所深化資本市場制度創新的重要措施。
深交所此次修訂聚焦提升指數可投資性,在保留原有 100 檔樣本股基礎上,創新引入 ESG 負面剔除機制與個股權重上限雙軌調節,透過剔除國證 ESG 評等 B 級以下企業,建立單檔成分股權重不超過 20% 的動態平衡機制。
深交所強調,最佳化方案經模擬測算不會引發樣本股與權重劇烈波動,現有追蹤產品可平穩過渡。
作為中國創新創業標竿指數,創業板指自 2010 年推出以來已形成涵蓋醫療、科技、高端製造等策略新興產業的特色矩陣,此次改革強化了風險防治能力,並預估新規實施後的指數年化波動率可望下降 12%,更適配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
深交所負責人表示,此次改革標誌著中國寬基指數體系進入「品質並重」的新階段,未來將持續完善產品供給鏈條,為退休金、保險資金等入場鋪設「高速公路」。
在當前 A 股市場震盪格局中,券商機構的持倉動向也揭示了新的投資脈絡。截至今年第一季底,36 家券商共重倉 224 檔個股,新進與增持比例達 68%。硬體設備、化工、有色金屬三大產業佔據前三大持股,藏格礦業、同心傳動等 18 檔個股獲多家機構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化被國信證券大舉建倉 2.36 億股,寶豐能源、森馬服飾也躋身單家券商增持前十名。
分析師指出,週期性產業回升與科技成長估值修復形成共振,但投資人仍須警惕部分累積漲幅超過 200% 的個股回檔風險。
面對 5 月行情,主流機構展現出攻守兼備的策略思維。光大證券首席策略師張宇生認為,目前 A 股動態本益比處於歷史 45% 分位,高股利資產與科技自主可控主線將貫穿全年。
中泰證券徐馳則認為,結構性機會大於系統性風險,建議掌握銀行股防禦價值與 AI、機器人等產業突破機會。
此外,機構普遍強調估價安全邊際。根據招商證券計算顯示,目前跌破淨值股票佔比達 8.3%,接近 2014 年牛市啟動前水準。隨著中長期資金入市通道持續拓寬,市場人士預期第二季有望開啟「業績驅動 + 估值修復」的雙輪行情。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