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首個AI原生經濟體誕生!上海徐匯構建AI「北斗七星」矩陣 打造全球創新超級聚落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5-06 13:40

中國大陸五一長假期間,上海徐匯區的「模速空間」人工智慧創新浪潮依舊洶湧。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落地,從「北斗七星」龍頭企業矩陣到「7+10」產業生態圈,徐匯正以 AI 為引擎,書寫全球科創地標的崛起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二 (4 月 29 日) 在當地考察時明確指出,上海需在 AI 發展與治理領域「力爭走在前列」,為這座城市的 AI 宏圖再添政策马力。
作為「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核心承載地,徐匯區去年底發布「加快建成全國人工智慧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提出「模型能力躍升」與「場景應用牽引」等十大重點行動。以「模速空間」為「核爆點」,區域內構築「1+3+X」全域空間布局,目標直指千億級人工智慧產業聚落。如今,稀宇科技、商湯科技、階躍星辰等 7 家龍頭企業構成的「北斗七星」矩陣,正引領全球 AI 創新浪潮。
「北斗七星」企業從技術縱深、產業融合等維度展現中國 AI 硬實力,作為專注於基礎大模型技術的重量級企業,階躍星辰在在兩年時間內自主研發了五大類、全體系的基礎大模型矩陣,是國內基座模型種類最全面的公司之一,其最大特點就是「多模態」佈局全面、性能領先。
階躍星辰迄今累計發佈 15 款多模態大模型,並多次在 LMSYS 等國內外權威榜單中位列多模態領域中國第一。
在應用方面,階躍星辰還官宣與吉利汽車、OPPO、智元機器人等各賽道重量級企業的深度合作,全面推進 AI 技術的產業化落地,打造每一個人身邊的「超級助手」。
成立不到 4 年的稀宇極智 (MiniMax)則在通用語言大模型的研發上成為行業旗幟,其全球首創 Linear Attention 與 MoE 技術融合,MiniMax-01 系列支持 400 萬 token 超長文本輸入,處理能力達 GPT-4 的 32 倍,刷新 Transformer 架構極限。
作為「北斗七星」中的底層算力賦能者,無問芯穹徹底打破國內 AI 算力供需瓶頸,為大模型訓練提供高成本效率解決方案,並通過創新算力集群與調度技術,奠定了大模型技術實現的基礎。無問芯穹成立僅僅 24 個月就成長為估值數十億的打破算力瓶頸,兩年躍升為估值數十億的準獨角獸,主導建設全國首個「算力生態超市」,夯實大模型訓練基礎。
商湯科技則在中國 AI 基礎設施創新和構建中始終扮演著關鍵角色,從自駕模擬平台到智慧醫療影像平台。伴隨著新一代生成式 AI 的成熟,商湯科技正力爭從硬體到軟體再到應用生態,逐步惠及更多行業,讓更多人以低門檻、高效率去使用基礎能力,在不同的行業和場景中創造價值,最早實現商業的循環。
在「北斗七星」中,星紀魅族、特讚科技和斑馬智行等企業的存在,充分展示 AI 與產業結合的多樣可能性。從提升產品智能化水準,到構建全新內容創作方式,再到重塑出行體驗,這些企業正通過 AI 賦能百業,用科技力量驅動未來商業轉型。
作為全棧自研汽車智 0 慧操作系統 (OS) 的獨角獸,斑馬智行率先定義全球第一輛智慧網聯汽車,成為首家攻克 OS 內核及虛擬化等「卡脖子」技術的企業,其主導或參與制定車載 OS 等近 10 項國家標準,市佔第一。
斑馬智行結合大模型技術推出「元神 AI」,可將人與車機的交互從 3 秒延時縮短到 0.3 秒。同時,斑馬智行與 BMW、奧迪、福斯等全球一線車廠合作,推動 AI 大模型人機交互技術的量產落地,全力打造智慧座艙的中國名片。
星紀魅族是 AI 技術與消費產業融合的典範,以智慧終端為切入點,將 AI 融入到智慧手機、智慧汽車、智慧眼鏡和 iot 產品中,重塑未來人機交互方式,構建出更便利的 AI 科技生活場景。
特讚科技則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為醫藥、工業製造、汽車、金融等行業帶來企業內容數位基礎設施的系統化升級。圍繞內容生產、管理、分發、分析的全鏈條,構建「內容 + AI」的商業增長引擎,深度賦能實體經濟高品質和創新發展。
徐匯區以「模速空間」聚合「7+10」產業生態,「北斗七星」與秘塔科技、魔珐科技等 10 家「群星企業」,形成涵蓋研發、算力、應用、商業化的完整鏈條。區內 AI 企業數量三年成長 300%,外資研發中心佔比超四成,資本市場融資規模領跑全國。
徐匯區科委負責人說:「未來的科創屬於開放協同的『星系』,而非孤獨的『恆星』。」
徐匯區正以「上海方案」打造全球 AI 協同創新高地,吸引諾貝爾獎得主團隊、頂尖風投匯聚,國際合作項目數按年激增 210%。徐匯區率先構建「包容審慎」監管沙盒,建立 AI 倫理委員會,並在算法透明性、數據安全等領域牽頭制定 5 項國家標準。2023 年,區內 AI 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 32%,高於全市均值 15 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分析指車,隨著「三年行動計畫」深化,上海有望催生中國首個「AI 原生經濟體」,重新定義全球科技競爭格局。從技術突圍到生態制霸,徐匯的「北斗七星」,正照亮中國 AI 的新紀元。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