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燒到美國自己?出口急凍、零售庫存吃緊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2025-05-07 00:20

根據《CNBC》周二 (6 日) 報導,川普政府自 4 月對中國商品實施 145% 高額關稅後,美國不僅進口量重挫,出口貨運也出現全面性下滑,特別是對中國與亞洲市場的貨流幾乎全面受阻,農業、零售與航運產業正陷入供應鏈雙重打擊。
多數港口出口量大減 農產品成重災區
根據貨運追蹤平台 Vizion 的最新數據,美國多數港口出口量普遍下滑。其中,波特蘭港 (Portland) 減幅高達 51%,塔科馬港 (Tacoma) 下滑 28%,這些港口主要出口玉米、大豆與牛肉等農產品至亞洲市場。
此外,洛杉磯港減少 17%、喬治亞州薩凡納港 (Savannah) 減少 13%、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港 (Norfolk) 減少 12%。冷鏈商品重鎮奧克蘭港 (Oakland) 與其他西岸大港也難倖免,顯示出口困境非局部問題。
Vizion 副總裁 Ben Tracy 表示:「幾乎所有美國出口項目都受到衝擊。」
船班大減、出貨停滯 全面拖累供應鏈人力
美國港口貨櫃周轉出現前所未見的急凍。4 月 21 日至 28 日短短一周內,進口貨櫃量周減 43%,導致貨運作業與工人需求同步大減。南加州航運監管機構指出,三天內抵美船隻數量已跌破正常水準的一半,恐導致卡車司機、搬運工與火車運力過剩。
夏威夷航運業者 Matson 下修 2025 年財測,表示貨櫃箱吞吐量年減 30%。該公司執行長 Matt Cox 指出:「目前我們對貨櫃需求的可見度極低,預期第二季價格與出貨量將雙雙下滑。」
零售庫存拉警報 節慶訂單恐現缺口
美銀全球研究 (BofA) 警告,美國零售庫存比過往偏低,而進口大幅下滑可能使供應鏈進一步惡化。資料顯示,零售業普遍僅有 1 至 2 個月的銷售庫存,若面臨需求突增或供應中斷,將難以應對。
目前正值年底購物季前的重要訂貨期,DHL Global Forwarding 執行長 Tim Robertson 表示:「品牌若能在 6 月前鎖定運力,將掌握後續調整彈性;否則到了 11 月,就只能追著空架子跑。」
製造業去中國化持續 「中國 + 1」趨勢加速
Matson 表示,公司與亞洲中轉夥伴持續合作,以因應客戶製造轉移需求。Cox 指出:「許多企業近年已啟動『中國 + 1』策略,我們預期此趨勢仍將持續。」
Cox 強調,美中關稅變數將驅動製造地轉移,美國物流與供應鏈企業也須跟隨客戶腳步,調整亞洲布局以維持競爭力。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