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法說〉訂單能見度逾2個月持續加班因應 看關稅影響有限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05-09 18:33

工具機關鍵零組件大廠上銀 (2049-TW) 今 (9)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卓文恒表示,今年前 4 月接單正向,目前訂單能見度約 2 至 2.5 個月,持續透過產能調度與加班方式彈性應對,目前來看,對等關稅對於集團影響不大,但暫緩期之後,是否會對台日歐客戶造成衝擊,仍要持續觀察。
上銀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 58.39 億元,季減 8%、年增 6%,毛利率 29.8%,季增 2.6 個百分點、年增 0.9 個百分點,主要受惠歐美地區營收比重增加,營業利益率 7.17%,季增 2.2 個百分點、年減 0.1 個百分點。
卓文恒指出,上銀晶圓機器人貢獻營收比重自去年第四季 7% 提升至今年第一季 9%,主要因台灣半導體指標大廠在台灣及世界各地建廠,半導體設備都有使用到晶圓移載系統、晶圓機器人等,今年接單上應該還是能夠持續成長。
訂單能見度上,卓文恒直言,自 4/2 對等關稅祭出以來,加上 5 月匯率震盪因素,未來景氣變數仍大,會持續注意各個產業需求、接單狀況,但以今年 1-4 月的接單狀況來看,上銀表現還是不錯,雖然各產品線狀況不一,大致而言,訂單能見度大約 2-2.5 個月。
卓文恒解釋,現在狀況不是很明朗,客戶都不敢放庫存,真的有需求接單後才下單,且下單馬上就要 (產品), 2-2.5 個月都還有點長,目前都是持續加班在生產,趕快去化訂單,以彈性應變未來實際需求,整體接單狀況目前看起來仍正向。不過,渡過對等關稅 90 天暫緩期之後,未來市況如何變化,較難去預測。
對於上銀而言,銷售北美比重僅約 5%,直接影響不大,不過,美國是台灣工具機產業出口第二大市場,許多台灣、日本、歐洲的客戶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零組件也難免受到波及,目前雖未發生 (高額關稅),未來還要持續觀察。
談及匯率風險,匯率方面,卓文恒說,上銀原料來源相當多元,遍及台灣、日本、韓國、歐洲等地,也有在地化子公司,加上遠期外匯等避險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匯率風險。今年第一季受惠新台幣兌美元走貶,匯兌利益 1.74 億元,較去年第四季匯損 6800 萬元轉正。
- 關稅戰火升溫!該逢低佈局還是止損出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