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中面談恐無果:川普強硬關稅政策遇挑戰 中方準備長期抗戰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5-10 13:32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中面談恐無果:川普強硬關稅政策遇挑戰,中方準備長期抗戰。(圖:Shutterstock)

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 Jamieson Greerr 即將在瑞士日內瓦與中方進行初步會談,但外界普遍認為,中美雙方在貿易政策與經濟戰略上的分歧仍深,短期內難以達成實質性協議。

華府智庫指出,目前中美兩國在核心議題上缺乏共識,退讓空間有限。專家擔憂,本次會談恐僅淪為一場政治性的拖延戰術,無助於解決持續升級的貿易爭端。


中國經濟學者 John Gong 表示,若美方持續以「施壓」姿態對待中國,不排除中方會選擇中止談判。他強調,唯有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貿易協商才有可能取得進展。

美中對談誰先主動提出也引發爭議。中國外交部表示是應美方要求舉行會談,但川普反駁稱:「他們應該回去查檔案。」

川普堅持高關稅,但政策效果遭質疑

儘管川普對高額關稅政策充滿信心,認為能壓制中國對美出口依賴,迫使中方讓步,但效果似乎有限。

川普堅持高關稅,但政策效果遭質疑。(圖:REUTERS/TPG)
川普堅持高關稅,但政策效果遭質疑。(圖: REUTERS/TPG)

前歐巴馬政府貿易官員 Jeff Moon 就警告稱:「川普關稅策略終將面對經濟現實。他想用關稅壓垮中國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這些措施已造成市場震盪。美國股市下跌、消費者信心受挫,零售商警告若中美貿易破裂,貨品將缺貨、價格上漲,供應鏈風險上升。

儘管川普希望美國消費者轉向本土製造,但市場調查顯示,多數人仍傾向購買價格較低的中國製產品。這也使企業同時面臨成本壓力與客戶流失的雙重挑戰。

在製造業方面,美國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從嬰兒車、煙火到高科技零組件,美國廠商無法快速替代中國供應來源。企業研究指出,提高關稅反而讓美國商品失去價格競爭力。

中國備戰「第二輪貿易戰」:降低對美依賴成戰略核心

此外,面對長期衝突可能,中國早已著手重塑出口結構。根據統計,中國對美出口比重自 2018 年的 19% 降至 2024 年的 15%,代表中國市場對美依賴正在逐年減少。

中國學者指出,經歷過第一輪貿易戰後,中國企業與民眾的抗壓性明顯提升,更有心理準備迎戰第二輪。北京也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與區域經濟合作,尋求多元出口市場。

同樣地,美國對中產品的依賴仍深。一項實驗顯示,美國消費者即使明知產品產地,也更願意購買中國製造品,這顯示川普的製造業回流政策未能如預期推動消費者行為改變

談判陷入僵局,雙方互不讓步恐再掀市場動盪

目前中美雙方均強調對彼此市場的高度依賴,但在立場上持續強硬、缺乏讓步意願。歐盟中國商會主席甚至將此次談判形容為「教宗選舉」,希望雙方能被「鎖進房間直到白煙升起」。

若本次談判再次破局,全球市場將進一步面臨不確定風險,尤其在製造、消費與貿易領域都可能出現結構性震盪。中美雙方若無法在關鍵議題上達成共識,未來幾年貿易緊張情勢恐難以緩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