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台股風向球〉衝關2萬1拚4/2缺口回補 但晶片、匯率不確定因素「如鯁在喉」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25-05-11 12: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晶片、匯率不確定因素「如鯁在喉」,提防風吹草動。(鉅亨網資料照)

台股加權指數周線連 3 紅,多頭展現韌性,過去一周來仍有超過 30 檔上市櫃標的漲幅超過 10%,顯示關稅利空對市場的信心衝擊逐漸鈍化,但台股交易員提醒,晶片回美製造、美國匯率操縱國報告等議題都是高度不確定因素,「如鯁在喉」,只要有相關的風吹草動都會使行情震盪幅度加大,短期建議還是且戰且走。

外資上周呈現連 3 買,單周買超高達 781 億元,創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來新高,其中,外資主要買超台積電 (2330-TW) 達 255.86 億元,中信金 (2891-TW)、鴻海 (2317-TW) 均近 40 億元,廣達 (2382-TW) 和元大台灣 50 正 2(00631L-TW) 在 35 億元上下,台達電 (2308-TW) 近 28 億元,玉山金 (2884-TW) 和中華電 (2412-TW) 達 24 億元。


不過,投信終結連 9 買,轉為賣超。

台股交易員進一步提到,外資期貨淨空單從 5 月 2 日的 22913 口增至 33271 口,避險情緒轉強,須提防美國總統川普在傳達與各國關稅談判有初步共識之際,未來又拋出晶片議題。

儘管傳出川普政府正研擬撤銷由前總統拜登對 AI 晶片出口制定的三級管制,使輝達股價應聲漲,然而,美國商務部也明確提到,川普仍在研究美國如何重新在晶片製造業站穩腳跟。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質疑,為何 AI 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統計,全球 92% 最先進的微晶片均由台灣生產。

台股交易員認為,「美國對台灣生產晶片」有想法,就如同「如鯁在喉」,未來美國對台灣的關稅談判進度,需密切關注。

永豐投顧進一步指出,由於加權指數已突破前高,向上只有季線和年線的阻擋,台股有望觸及季線,並完全封閉 4 月 2 日的跳空缺口。

然而須留意,「容易談成的結果不是好結果」,隨著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而美中也傳出在瑞士會面協商,若輕易達成協議,其實隱含談判未盡努力,不可過度樂觀。

另一方面,3 月底迄今新台幣已升值 9% 以上,上市櫃公司半年報恐揭露匯損,並造成第三季台股隱患,因此,長線還不到多空轉折。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當沖高手_弱

#法人看好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