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協議重振市場信心,全球經濟展望向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2 16:21
美中達成貿易協議 降低關稅重振全球市場信心
美中雙方於 12 日達成重要貿易協議,計畫在 90 天內大幅降低彼此關稅,將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 145% 降至 30%,中國則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降至 10%。此舉不僅有助於緩解持續的貿易緊張,也顯著提升了全球市場的信心,促使亞洲及歐洲股市普遍上漲,標普 500 指數期貨亦大幅上揚 [1]。市場分析指出,這一協議不僅是短期的貿易休兵,更可能為未來的經貿關係奠定基礎,雙方承諾在 2025 年 5 月 14 日前進一步協商,顯示出建立持續溝通機制的意願,這對於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在日內瓦舉行的美中經貿高層會談中,雙方取得實質進展,並同意建立新的磋商機制,計劃於 2025 年進行關稅調整,這顯示出兩國在貿易緊張局勢下的合作意願 [3]。中國商務部的聯合聲明強調雙邊經貿關係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並預示著未來可能的關稅減免 [4]。市場反應積極,美國股票期貨及亞洲市場均出現回暖,顯示投資者對於兩國經貿關係改善的期待,這或將為全球經濟增添動能,並促進市場信心的恢復。
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市場情緒顯著回暖,巴基斯坦 KSE-30 指數一度飆升 9.2%,創下自 2008 年以來最大漲幅,印度股市也隨之上漲近 3%[5],顯示出投資者對經濟成長的樂觀預期。然而,對於停火的持久性,市場仍持謹慎態度,因為雙方潛在衝突風險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近期推出的貨幣寬鬆政策,顯示出政府對實現 5% 經濟增長目標的堅定決心,德意志銀行預測未來將進一步減少政策利率下調,並建議做多離岸人民幣 [6]。這一系列政策動作可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增長動能,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對於日前新台幣暴力升值,國泰金 (2882-TW) 董事長蔡宏圖表示,雖然壽險業的避險成本上升,但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長期而言,匯率在 27.5 至 33 元之間震盪波動,屬於合理區間 [7]。同時,摩根大通警告美國可能面臨類似英國脫歐的長期貿易衝擊,指出美國的去全球化行為可能導致經濟成長與生產力的下降,這一結構性問題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持久影響 [8]。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綠電市場與 AI 技術助力台股上漲,中國新能源車零售創新高
麗升能源 (8087-TW) 近日成功成為台積電 (2330-TW)(TSM-US) 的供應商,顯示出綠電市場的潛力與需求增長 [9]。相對而言,小米 (01810-HK) 旗下的 SU7 Ultra 因虛假宣傳遭遇消費者信任危機,股價逆市下跌近 6%,這一情況突顯了高端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與消費者對品牌誠信的重視 [10]。這兩個案例反映出,企業在追求市場份額的同時,必須兼顧技術創新與消費者信任,以維持長期競爭力。
在 5 月 21 日舉行的 COMPUTEX 論壇上,聚焦於 AI 產業鏈的關鍵技術,吸引了輝達及德州儀器等業界巨頭參與,展示了 AI 機器人、邊緣運算及生成式 AI 的最新應用 [11]。隨著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台股今日表現強勁,上漲 214.5 點,主要受益於輝達概念股的帶動,顯示市場對 AI 及半導體產業的信心持續增強 [12]。這一系列動態不僅反映出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中國乘用車市場在 4 月的零售量達 175.5 萬輛,年增 14.5%,顯示出強勁復甦,尤其是新能源車的零售量首次突破 51.5% 滲透率,達 90.5 萬輛。自主品牌在此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滲透率高達 72.8%,而合資品牌僅 6.8%[13]。這一趨勢反映出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對市場的推動作用,然而,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場仍面臨挑戰,且對開發中國家的依賴過高,未來需加強品牌建設與市場多元化策略,以維持增長動能並拓展國際市場份額。
俄烏衝突升溫與巴基斯坦針對印度行動或影響全球市場穩定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