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回暖上漲214.5點 外資連續七日買超166億元 各行業發展前景明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2 19:35
台股回暖上漲214.5點 外資連續七日買超166億元
台股在12日收盤時上漲214.5點,成交量達2791億元,顯示出市場情緒的回暖。外資連續七日買超達166.18億元,主要集中於華邦電及中信金等權值股,這反映出外資對台股的信心逐步增強[1]。此外,投信方面也表現活躍,買超24.56億元,顯示出對半導體及航運股的青睞。然而,自營商則持續賣超,這反映出市場對短期波動的謹慎態度。整體而言,外資與投信的資金流向顯示出市場在不同板塊間的分歧操作,未來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外資動向及市場情緒變化,以把握潛在的投資機會。
台股市場回暖:長榮航太擴產、寶齡富錦專利授權、航空業兩極化表現
長榮航太 (2645-TW) 宣布將投資4.84億元建設製造廠二期廠房,預計於2027年投產,這一舉措顯示出公司對航太零組件市場的長期看好,並將提升其產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2]。同時,寶齡富錦 (1760-TW) 獲得未來新藥在勃起障礙領域的專利技術授權,這不僅將加速其新產品的開發,還預示著該公司在泌尿科及性功能障礙市場的布局將更加穩固,尤其是在台灣ED藥物市場預計將以12.1%的年增率增長的背景下[3]。此外,中鋼 (2002-TW) 4月營收重返300億元,顯示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客戶的採購策略逐漸回暖,尤其是外銷表現超出預期,這反映出全球鋼鐵需求的復甦趨勢,儘管面臨美國關稅政策的挑戰[4]。綜合來看,這些企業的動態不僅反映出各自行業的發展潛力,也顯示出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復甦的信心。
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數據,台灣第一季的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4891元,年增0.76%,顯示出整體薪資水平的穩定成長,尤其在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和金融保險業的表現尤為突出,分別達到69091元和70989元,反映出這些行業的高附加價值特性[5]。儘管如此,住宿及餐飲業的薪資中位數僅31364元,顯示出行業間的薪資差距仍然明顯,這可能影響到相關行業的勞動市場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同 (2371-TW) 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稅後純益驟減96.06%,主要因為基期效應及營收季減11.76%所致,儘管毛利率達到18.44%的新高,顯示出其成本控制的成效[6]。此外,華南金控 (2880-TW) 也在推動基層棒球方面展現積極態度,透過舉辦全國少棒及青少棒錦標賽,旨在選拔優秀選手代表中華隊參加國際賽事,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也可能為未來的業務發展帶來正面影響[7]。整體而言,台灣的薪資增長與企業獲利狀況呈現出一定的分化,未來需持續關注各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欣陸投控計畫在下半年推出五大開發案,預估總銷金額達393.3億元,顯示出其在市場需求回暖下的積極擴張策略,尤其是針對30-50坪的產品定位,將有助於吸引更多購屋者的目光[8]。在航空業方面,華航和長榮航在4月的營收創下新高,分別達179.02億元和184.78億元,顯示出旅遊需求的強勁復甦,而台灣虎航則連續三個月營收下滑,反映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9]。此外,中華電信的4月營收達190.5億元,創下近11年新高,顯示出其在ICT業務上的強勁增長,並且每股純益0.44元領先於其他競爭者,顯示出其市場地位的穩固[10]。整體而言,台灣市場在不同產業間的表現差異,反映出經濟復甦的多樣性與挑戰,未來的市場動向將取決於各行業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與競爭環境。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