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降價應對營收挑戰 美中關稅協議助推美股大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蘋果降價應對營收壓力 美中關稅協議促美股大漲
蘋果 (AAPL-US) 最近在中國市場展開新一輪降價行動,iPhone 16系列最高降幅達人民幣2,000元,這一策略旨在應對連續數季的營收下滑及出貨量年降9%的壓力[1]。同時,美中雙方在日內瓦達成暫時性關稅調整協議,將雙邊關稅大幅下調,市場反應熱烈,導致美股主要指數大幅上漲,道瓊指數更是飆升逾1100點[2]。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科技巨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靈活應變能力,並可能為未來的市場走勢帶來新的動能。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下,蘋果的降價策略或將吸引更多消費者,進一步提升其市場佔有率。
隨著美中貿易戰降溫,蘋果 (AAPL-US) 股價強勁反彈,盤中一度上漲逾 6%。這主要得益於美國總統川普與執行長庫克的通話,預期蘋果將提升至 5,000 億美元的美國本土投資計劃[3]。然而,儘管市場情緒回暖,蘋果仍面臨來自中國製造產品的 30% 關稅壓力,且高階機型如 iPhone 17 Pro 系列仍主要在中國生產,這使得其漲價策略面臨挑戰[4]。分析指出,若蘋果在新機型中調升售價,可能會影響消費需求,促使消費者轉向低價型號或延遲換機計畫,這將對未來的銷售表現產生潛在影響,顯示出蘋果在全球供應鏈調整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微妙平衡。
美股受貿易協議影響情緒回暖,但長期風險依然存在
歐盟即將批准第17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主要針對近200艘「影子船隊」,這些船隻被用來繞過西方制裁秘密運輸石油,顯示出歐盟在應對俄烏戰爭中的堅定立場[5]。此外,美國聯準會理事庫格勒指出,儘管美中達成暫時降稅協議,關稅政策仍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尤其在通膨與經濟成長方面,顯示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複雜性[6]。這些動態反映出國際市場在地緣政治與經濟政策交織下的脆弱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特別是在能源與貿易領域的風險管理上。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