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第一季財報亮點:海運復甦、台積電增資、航空強勁成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19:45
台股第一季財報亮點:海運需求回暖、台積電增資擴產、航空業表現強勁
貨櫃三雄在第一季的財報表現引人注目,長榮 (2603-TW) 和萬海 (2615-TW) 分別實現57%和88%的年增獲利,顯示出海運需求的強勁復甦,尤其長榮連續四季每季獲利超過一個股本,稅後純益達273.58億元,顯示其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1]。相對而言,陽明的表現則略顯疲弱,稅後純益年減17.09%,反映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暫時緩和,業者對中國重啟出貨的情況持樂觀態度,這將進一步刺激海運需求,萬海計劃透過提升運營效率來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中鼎 (9933-TW) 因美國子公司的信用減損損失約31億元,導致首季每股虧損1.52元,董事長表示將透過增資強化財務結構,並持續尋求國內外商機以穩定營運[2]。此外,數位發展部針對中國產品傾銷問題展開行動,與電商業者合作以維護市場秩序,顯示出政府對於公平貿易的重視,未來將持續鼓勵國內電商發展,打造安全的網路購物環境[3]。整體而言,貨櫃運輸業的回暖與中鼎的財務挑戰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不同產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多樣化表現。
台積電 (2330-TW)(TSM-US) 在第一季配息5元創下新高,顯示出其穩健的財務狀況及對未來的信心,並計畫斥資152億美元擴大先進產能,這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領導地位[4]。同時,佳能 (2374-TW) 雖然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第一季每股純益僅0.3元,但對於2025年營收實現雙位數成長的展望仍然樂觀,並計畫在機器視覺產品上進行創新,顯示出其對未來市場需求的積極應對[5]。此外,藥華藥 (6446-TW) 對於美國「最惠國」藥價政策的反應顯示出其新藥Ropeg不會受到影響,這反映出公司在政策變動中的靈活應對能力,並持續關注政策的發展[6]。整體而言,這些企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展現出不同的應對策略,顯示出台灣企業在全球經濟環境中的韌性與潛力。
多家企業公布第一季財報,展現出不同的市場表現與成長潛力。星宇航空 (2646-TW) 繼續受惠於出國旅遊需求的回暖,稅後純益達 9.15 億元,年增 47%,顯示其客運及貨運業務的強勁成長,尤其是貨運收入年增 111%,顯示市場需求旺盛[7]。相對而言,鮮活果汁 - KY (1256-TW) 的獲利表現則受到中國市場需求疲弱的影響,稅後純益僅 2453 萬元,年減 45.89%,公司計劃透過優化營銷策略來應對市場挑戰[8]。另一方面,台灣大 (3045-TW) 受惠於行動及家用寬頻業務的成長,第一季稅後純益達 36.6 億元,年增逾 20%,顯示其在5G及高頻寬用戶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9]。此外,臺灣銀行在推動永續金融方面取得進展,成為首家通過 ISO 14068-1 碳中和標準查證的金融機構,顯示出其對於減碳及永續發展的承諾[10]。整體而言,這些企業的表現反映出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及各行業在面對挑戰時的應對策略,未來的成長動能仍需持續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多頭均線上攻
#帶量突破均線糾結
#動能指標上漲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