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峰專欄】關注龍頭科技股業績
袁志峰 2025-05-14 04:50

今日推介 - 京東集團 (9618, $137), 目標價 $150, 止損價 $130
1) 股市前景
恒指連升 8 日後,周二回調,成交減少,可視作正常的獲利回吐。京東集團 (9618) 季度業績勝預期,股價短線應有上升空間。騰訊 (700) 及阿里 (9988) 分別於周三及周四公布季度業績,對大市走勢有指示作用。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二恒指低開 55 點,已是全日高位,隨後輾轉下滑至收盤,最多曾跌 479 點,收報 23108 點,跌 441 點或 1.9%。成交額按日減 32% 至 2198 億元。4 月份日均成交額 2747 億元。
港股通南向資金轉淨買入約 23 億元。建設銀行 (939)、阿里(9988) 及中海油 (883) 錄得 5.8、5.3 及 3.5 億元淨買入。騰訊 (700)、中芯國際(981) 及泡泡瑪特 (9992) 錄得 6.6、2.3 及 1.9 億元淨賣出。5 月以來累積淨賣出約 90 億元,4 月淨買入約 1667 億元。
恒指跌 1.9%,成份股 16 升 61 跌 6 持平。東方海外 (316) 及翰森製藥 (3692) 漲逾 2%,為升幅最大藍籌。周大福 (1929)、工商銀行(1398)、恒生銀行(11) 及新東方 (9901) 漲逾 1%。舜宇光學 (2382) 及比亞迪電子 (285) 跌逾 7%,為跌幅最大藍籌。美團 (3690)、比亞迪(1211)、中國聯通(762) 及華潤啤酒 (291) 跌逾 4%。安踏體育 (2020) 及信義光能 (968) 跌逾 3%。港交所 (388)、中信股份(267)、中國人壽(2628)、農夫山泉(9633)、蒙牛乳業(2319)、海爾智家(6690)、中升控股(881) 及長江基建 (1038) 跌逾 2%。
恒生科指跌 3.3%,收報 5270 點,成份股 2 升 28 跌。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騰訊 (700)、京東(9618) 及網易 (9999) 跌逾 2%,阿里 (9988) 及小米 (1810) 跌逾 3%,美團 (3690) 及快手 (1024) 跌逾 4%。ASMPT(522)漲少於 1%,為表現最佳成份股。舜宇光學 (2382) 及比亞迪電子 (285) 跌逾 7%,為跌幅最大成份股。小鵬汽車 (9868) 及蔚來 (9866) 跌逾 5%。騰訊音樂 (1698)、中芯國際(981) 及華虹半導體 (1347) 跌逾 4%。理想汽車 (2015)、嗶哩嗶哩(9626) 及商湯 (20) 跌逾 3%。
板塊方面,黃金及生物科技股逆市上升。山東黃金 (1787) 及招金礦業 (1818) 漲逾 4% 及 3%。百濟神州 (6160) 漲逾 4%,信達生物 (1801) 及康方生物 (9926) 升逾 1%。
大型科技、電動車、手機零件、晶片及券商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舜宇光學 (2382) 及瑞聲科技 (2018) 跌逾 7% 及 3%。中信証券 (6030)、中金公司(3908) 及中國銀河 (6881) 跌逾 3%。
周二上証指數高開 0.5%,已是全日高位,早盤弱勢走低,曾抹去全部漲幅,午後窄幅震盪,收報 3374.87 點,升 0.2%。深証成指跌 0.1%。科創 50 指數跌 0.2%。滬深兩市總成交約 12900 億元 (人民幣 · 下同),環比減少約 200 億元,4 月份日均成交額約 12100 億元。
3) 宏觀 / 行業訊息
美國 4 月消費物價指數 (CPI) 按月升 0.2%,預期為漲 0.3%;按年升 2.3%,預期及前值均為漲 2.4%。期內,核心 CPI 按月升 0.2%,預期為漲 0.3%;按年升 2.8%,與市場預期及前值相同。(信報)
4) 個股訊息
京東集團 (9618) 公布,截至 3 月底止首季股東應佔淨利潤 108.9 億元(人民幣 ‧ 下同),按年升 52.7%。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首季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 127.58 億元,按年升 43.4%。期內,總收入 3010.82 億元,按年升 15.8%。(信報)
京東健康 (6618) 公布,截至 3 月底止第一季經營盈利 10.71 億元(人民幣 ‧ 下同),按年升 1.2 倍。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盈利 13.08 億元,按年升 73.4%。期內,收入 166.45 億元,按年升 25.5%。(信報)
騰訊音樂 (1698) 公布,截至 3 月底止第一季業績,股東應佔盈利 42.91 億元(人民幣 ‧ 下同),按年增長 2.02 倍。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股東應佔淨利潤 21.24 億元,按年增長 24.6%。期內,總收入 73.56 億元,按年減少 8.7%。(信報)
華潤置地 (1109) 公布,4 月總合同銷售金額約 173 億元(人民幣 ‧ 下同),按年下跌 18.7%。今年首 4 個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 685 億元,按年減少 4.9%。(信報)
有關選股表現,歡迎閲覧本公司的港股模擬交易組合: www.anuesec.com/zh-HK/Page/dt-model
- 糧食戰線轉向南半球:亞洲為何捨美就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