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中貿易緩和催生中東投資熱潮,台灣半導體競爭力持續增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4 01:30


美中貿易緩和推動波音與輝達在中東投資熱潮,台灣半導體持續增強競爭力

波音公司 (BA-US) 獲得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旗下 AviLease 訂購的 30 架 737 MAX 客機合約,顯示出其在中東市場的強勁需求,股價因此連續四天上漲,反映市場對美中貿易緩和的樂觀情緒[1]。同時,川普政府考慮放寬對阿聯的人工智慧晶片出口限制,可能允許其每年進口 50 萬枚輝達 (NVDA-US) H100 晶片,這將顯著推動中東地區的科技基礎建設[2]。這些動向不僅強化了美國與中東國家的經濟合作,也顯示出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策略調整,未來可能吸引更多投資流入該地區。
輝達 (NVDA-US) 與沙烏地阿拉伯新創公司 Humain 的合作,標誌著該國在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建設上的重大進展,計畫建設 500MW 的資料中心並專注於阿拉伯語大型語言模型,顯示出沙國在數位經濟轉型中的潛力[3]。此外,川普政府計畫撤銷前任的AI晶片出口限制,並在中東地區推動AI技術的貿易與投資,這將進一步促進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在全球AI產業中的競爭力[4]。隨著國際科技巨頭的進一步投資,沙國的AI發展將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一環,並可能改變區域內的技術格局。
美國4月通膨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導致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期待升溫,促使美股主要指數出現漲跌互現的情況,尤其是道瓊工業指數下跌逾150點,而那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則有所上漲,顯示出市場情緒的改善[5]。同時,台灣總統賴清德針對台積電海外建廠的問題表示,這不會削弱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並強調國際投資是正常的經貿行為,這一立場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6]。隨著企業盈餘上調及貿易局勢緩和,市場對未來的樂觀情緒持續增強,標普500指數目標價也被高盛上調至6100點,顯示出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期待。
美中貿易戰降溫後,關稅政策的調整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指出,台灣企業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將持續增強,盈餘年增率可達25%,台股有望突破去年高點[7]。輝達 (NVDA-US) 的市值也因貿易政策改善而重返3兆美元俱樂部,顯示科技股在AI投資熱潮中的強勁表現[8]。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在AI和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未來的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全球科技巨頭動態:沙國AI投資、美國裁員、日產重組引市場關注

沙烏地阿拉伯新成立的 AI 投資公司 Humain 與超微 (AMD-US) 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共同投資 100 億美元,推動全球 AI 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舉措不僅將提升沙國在全球 AI 供應鏈中的影響力,也為美國半導體企業開拓新市場機會[9]。同時,微軟 (MSFT-US) 宣布裁撤約 3% 的全球員工,旨在簡化管理層級以應對市場變化。儘管近期財報表現強勁,股價仍出現小幅下跌,顯示出市場對於科技巨頭在不確定環境中調整策略的敏感度[10]。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產業在面對競爭與變革時的多元應對策略,未來將持續影響市場格局。
蘋果 (AAPL-US) 宣布將推出一系列無障礙功能,涵蓋主要平台以提升應用透明度和閱讀體驗,顯示其對社會責任的重視[11]。此外,鴻海 (2317-TW) 旗下的鴻騰 (FIT)(06088-HK) 進入博通的共封裝光學 (CPO) 計畫全面量產,提供高效能資料中心所需的關鍵元件,顯示出在AI驅動的資料中心架構中,台灣企業的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緊密結合[12]。這些發展不僅反映出科技巨頭在無障礙設計上的進步,也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馬來西亞在2024年4月的GPU進口額達到27.4億美元,創下新高,顯示出該國可能成為輝達 (NVDA-US) 的新轉運中心。尤其在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下,這一現象引發市場對其流向的質疑[13]。同時,美國政府計劃放寬對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的AI晶片出口管制,旨在加速這些國家的AI基礎建設發展,這將進一步提升輝達及超微 (AMD-US) 的市場需求[14]。這些動向顯示出中東國家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並可能改變未來的市場格局。
日產汽車近期公布的財報顯示,面臨25年來最嚴重的虧損,淨損達6,709億日元,迫使公司展開大規模重組計畫,包括裁員兩萬人及關閉7座工廠,以應對成本上升的挑戰[15]。新任執行長艾斯皮諾薩指出,固定成本過高已超出營收承受能力,並預計美國新關稅將造成約4,500億日元的損失,影響近30萬輛墨西哥製及12萬輛日本製車輛的銷售[15]。儘管重組計畫短期內推升股價3%,市場對日產未來的信心仍顯得謹慎,尤其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之際,日產亟需加強與鴻海及三菱等夥伴的合作,以尋求轉型的突破口[15]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營收獲利增加

#營收創高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