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減免推動科技股回暖,軟體股表現強勁,市場信心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關稅減免刺激物流需求,美股科技股回暖,軟體股表現強勁
美中雙方於12日達成關稅減免協議,取消91%商品關稅的舉措,顯著刺激了越南等地的物流需求,訂艙量激增至3至4倍,預計在即將到來的美國航線出貨旺季中將持續上升[1]。儘管需求強勁,國際船運公司因運價壓力減少了對美航線的運力,造成供應短缺,可能導致美國市場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與此同時,美股因美國商務部撤銷AI晶片出口限制而普遍上漲,標普500指數回升至2025年以來的高點,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回暖[2]。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反映了中美貿易關係的緩和,也顯示出全球供應鏈的動態調整,未來可能會對跨境電商平台如Shein和Temu等產生積極影響,進一步推動市場的整體活力。
在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下,投資者紛紛轉向軟體類股以尋求穩定回報。微軟 (MSFT-US) 的財報超出預期,股價反彈25%並市值超越蘋果 (AAPL-US),顯示出軟體股的強勁韌性[3]。此外,ServiceNow (NOW-US) 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Datadog (DDOG-US) 和Twilio (TWLO-US) 也表現不俗,整體軟體股指數今年上漲近5%,明顯優於那斯達克100指數的跌幅,顯示其在市場波動中的抗震能力[3]。同時,英特爾 (INTC-US) 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專注於提升現有戰略的執行力,並將重心放在人工智慧市場,短期內不考慮業務拆分,維持「設計與生產一體化」的模式,這一策略或將影響其未來的市場競爭力[4]。整體而言,軟體股的強勁表現與英特爾的戰略調整,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不同看法,未來投資者或將更青睞於具備穩定增長潛力的軟體公司。
美股市場回暖,地緣政治與科技合作驅動中東經濟新機遇
在當前全球政治與經濟環境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堅持僅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直接對話,顯示出對談判的高度重視與對和平進程的期待[5]。然而,雙方尚未就具體和平路徑達成共識,這使得市場對於地緣政治風險的敏感度提升。隨著華爾街大佬格里芬指出,面對不斷變化的政策環境,持有現金成為應對不確定性的最佳策略,這一觀點反映出投資者對於未來市場走向的謹慎態度[6]。美股在貿易戰暫時休兵後出現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100指數的上漲,顯示出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但格里芬的警告也提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尤其是在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平衡問題上。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