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漲452點 科技股強勁助力市場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大漲452點 回暖受美中關稅互降及科技股強勁帶動
台股今日大幅上漲452.87點,收於21782.87點,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618.45億元,顯示市場情緒回暖。這一現象主要受到美中關稅互降及美國撤銷AI晶片限制的利好影響,進一步刺激美國科技股上揚,尤其是輝達 (NVDA-US) 獲得沙烏地阿拉伯的重大訂單。這不僅提升了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也為台股注入了強勁動能。台積電的表現更是成為推動台股上漲的關鍵因素,顯示出全球科技產業的復甦趨勢。市場仍將密切關注科技股的發展及其對台股的影響。
台股市場動態:科技、航空及金融業創新應對匯率挑戰與市場需求
技嘉 (2376-TW) 的最新旗艦AI筆電AORUS MASTER 16榮獲COMPUTEX 2025 Best Choice Award,顯示出其在AI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該產品搭載Intel Core Ultra 9處理器及NVIDIA 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支援高端應用,並配備獨家AI夥伴GiMATE,提升使用者操作便利性[2]。長榮航 (2618-TW) 宣布自7月起提供免費機上Wi-Fi服務,旨在提升乘客的飛行體驗,並吸引更多旅客選擇其航班[3]。此外,法國巴黎人壽推出的高分紅保單,提供高達85%的分紅比例,針對高資產客戶的需求,展現出保險市場對於穩健財富配置的重視[4]。這些趨勢顯示出科技、航空及金融服務業在提升客戶體驗及滿足市場需求方面的積極創新,未來將持續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動向。
台幣升值對多家企業的影響逐漸顯現,中鋼 (2002-TW) 宣布6月盤價下調每公噸600元,以應對匯率波動並協助下游產業保持競爭力,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台灣企業需靈活調整策略以維持市場地位[5]。同時,宏達電 (2498-TW) 透過處分桃園及新北的土地,預計進帳39億元,這一資產活化措施不僅有助於改善財務狀況,也反映出企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靈活應對能力[6]。然而,東陽 (1319-TW) 則因匯率波動遭遇逾2億元的匯損,導致4月獲利年減近三成,顯示出匯率風險對企業獲利的直接影響,若排除匯損因素,其稅前盈餘仍顯示增長潛力[7]。整體而言,台灣企業在面對匯率波動及全球經濟變遷時,需持續調整策略以維持競爭力,並尋求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以減少風險。
廣達 (2382-TW) 在法說會中透露,隨著輝達 (NVDA-US) GB200 第二季的放量出貨,AI伺服器的營收比重預計將達到全年70%,顯示出AI市場的強勁需求,並預計全年營收將實現三位數成長[8]。不過,台幣近期對美元的升值趨勢,已引發中華信評的警示,指出這將侵蝕科技業的利潤率,特別是半導體及零組件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加劇,可能導致製造業加速外移以應對出口競爭力下降[9]。此外,台幣的波動性加劇,今日收於30.284元,升值1.71角,市場對於美中關係的緩和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減少持樂觀態度,這可能對股市表現形成支撐[10]。綜合來看,雖然廣達在AI伺服器領域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但台幣的強勢及其對科技業利潤的影響,將成為未來市場動態的重要考量因素。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