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百日撼動全球!智庫:美內政外交劇變 國際體系內三大秩序正在重構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國際關係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 Mariano-Florentino Cuéllar 上周五 (9 日) 發表分析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執政百日已對全球秩序產生結構性衝擊。這位政治學者以法國學者托克維爾「民主的動盪天性」為切入點,揭示美國內政外交劇變正引發國際體系在權力基礎消解、治理模式裂變與技術地緣革命等三大方面的重構。
自 1960 年美國 GDP 全球佔比達 40% 高峰後,2023 年縮水至 26%,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更降至 15%。這種實力變遷與川普政府的「去全球化」政策有關,導致傳統盟友體系加速瓦解。歐盟、日本等傳統夥伴被迫尋求戰略自主,南非、巴西等新興國家則藉機推動多極秩序。
更為戲劇性的是,沙烏地阿拉伯、印度等國雖試圖深化對美合作,卻同步避險。既爭取白宮支持,又強化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曾任美國大法官的 Cuéllar 表示,國際社會正經歷冷戰以來最深刻的分化。歐洲加速推進防務自主化進程,中東格局因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和解呈現「去美國化」特徵,中國則透過疫苗援助、金磚擴容強化南南合作網絡。值得關注的是,發展中國家對多邊機制參與度提升,聯合國改革提案中非洲國家代表權訴求激增 37%。
川普政府的「交易性外交」正顛覆冷戰以來的國際合作典範。美國國際開發署運作停滯、對歐關稅威脅動搖債券市場信心等事件顯示,美國正以犧牲長期盟友關係換取短期利益。這種政策轉向導緻美國技術霸權遭遇雙重挑戰,一是半導體管制倒逼中國晶片自給率提升至 32%,二則是歐盟《人工智慧法案》吸引全球 60% 的基礎研究人才。
目前,AI 軍備競賽已導致 6 國公佈致命自主武器研發計畫。合成生物學使基因編輯工具成本下降 90%,非國家行為體獲取生化武器門檻降低;核技術領域上,小型模組化反應器技術擴散恐引發新一輪核擴散危機。
Cuéllar 特別指出,美國科技壟斷優勢正在下降,其盟友體系的分化更削弱美國在技術標準的制定權。
面對規則真空期,國際社會亟需建立新型合作架構。歷史經驗顯示,秩序重構往往伴隨系統性風險。1905 年《樸茨茅斯條約》後的十年,全球軍備開支激增 40%,當前全球軍費連 9 年增長,去年恐突破 2.5 兆美元。
Cuéllar 認為在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如何彌合全球合作的長期價值觀與現實政治需求之間的鴻溝,將成為決定新秩序走向的關鍵。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