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盤後〉延續反彈趨勢 恒指收漲0.6% 阿里影業大漲近23%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股周三 (21 日) 延續反彈趨勢,恒生指數收盤上漲 0.62%,報 23827.78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 0.51%,報 5342.41 點,國企指數漲 0.84%。恒指盤中一度衝高,最高見 23917 點。大市成交額達到 2162.54 億港元。
盤面上,多個板塊表現亮眼。黃金股集體強勢,赤峰黃金大漲近 14%。CXO 概念股和醫藥股普遍上漲,凱萊英漲超 13%,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連續第四日收漲 2.2%。據券商研報指出,持續看好中國創新藥領域,並對中國醫藥行業持樂觀態度,認為行業底部基本企穩且受地緣政治影響較低。
個股方面,寧德時代港股上市第二日延續漲幅,收升 10.2%,其 A 股收漲 4.2%。寧德時代等明星企業赴港上市,帶動今年港股一級市場活力旺盛,新股融資規模暫居全球首位。阿里影業大漲近 23%,公司擬更名為大麥娛樂,且 2025 財年業績利潤大增。美圖收漲 18.98%,因獲得阿里巴巴 2.5 億美元戰略投資。嗶哩嗶哩收漲 4.14%,因一季度經調整淨利潤同比扭虧為盈。比亞迪、紫金、港交所等權重股也有不錯表現。
展望後市,東興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市場仍以區間震盪為主,基本面尚不支持新一波指數牛市開啟,二季度基本面未明朗,市場擔憂的基本面因素並未改變。
然而,投行摩根士丹利上調了中國 2025 年 GDP 增長預測至 4.5%,並預計人民幣走強,同時上調了中國股票指數目標,但更看好離岸股票而非國內 A 股。
中期視角看,多位業內人士依然看好港股市場的相對表現。在中國增長預期修復的背景下,人民幣資產有重估空間,人民幣走強與港股收益相關性較強,能夠提升整體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此外,大陸與香港監管層在制度建設上的發力,例如「科企專線」的推出,提升了市場承接力和 IPO 競爭力。南向資金等增量資金持續流入,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金額已達到 2024 全年七成以上。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