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一老!上海60歲以上人口超過577萬 老化速度是深圳12倍 退休金體系面臨壓力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上海 60 歲以上老人人口超過 577 萬人,且是另個一線城市深圳的 12 倍,老化加劇程度也超過預期。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上海在 2023 年以超過 5 兆元人民幣的 GDP 領先全國,但這個超大城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老化衝擊。數據顯示,上海戶籍老年人口已達 577 萬,佔總人口的 37.6%,相當於「三人行必有一老」。當經濟引擎高速運轉時,如何應對高齡化社會的系統性壓力,成為這座城市必須解答的時代命題。
上海的老化進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加劇。2023 年,全市 60 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較 2017 年增加近 94 萬,年平均成長 13 萬人。到 2024 年底,這數字直逼 580 萬,而深圳同期老年人口不足 50 萬。
更令人震撼的是年齡結構的斷裂,上海老年人數量已是新生兒總數的 58 倍,65-79 歲族群佔比從 11.7% 躍升至 23.8%,80 歲以上高齡老人更以 86 萬的規模位居全國首位,每 100 個上海人中就有 5 位耄耋老人。
按地區來看,虹口區以 45.2% 的老齡人口比例成為最老城區,街頭的銀髮密度遠超其他區域,而浦東新區雖以 114 萬老年人總量居首,但憑藉龐大的人口基數,老化比重反降至 28.3%。
反觀崇明區,60 歲以上人口佔比達 43.9%,年輕人口僅佔 6.8%,形成「老人比年輕人多」的獨特圖像,這一人口結構反映出產業吸引力不足與人口流動失衡的深層矛盾。
人口老化直接衝擊退休金體系。2023 年,上海離退休勞工退休金支出達 3464 億元 (人民幣,下同),較 2010 年成長 442%,但同期 GDP 成長率為 308%,退休支出成長遠逾經濟成長。
儘管上海退休金水準居全中國第二,月均 5039 元,但區域分化顯著,浦東新區以 114 萬老年人口消耗近四分之一的養老資源,而四大新城卻因年輕人口流入延緩了老齡化步伐。
虹口的困境更具警示意義。這個曾繁華的老城區因人口流失導致老化率突破 45%,街頭巷尾遍佈社區食堂與老人活動中心,商業配套卻持續萎縮。過去十年,虹口人口流失量居全上海市首位,2020 年老化率已達 43.9%,成為上海老化最嚴重的「孤島」。
面對高齡化困局,上海率先探索「9073」養老模式,9 成居家養老、7% 社區養老及 3% 機構養老。目前,上海市有 693 家養老機構、17 萬張床位,輔以 405 家長者食堂和 2406 個助餐點,編織起涵蓋城鄉的養老服務網絡。適老化改造從廚房扶手到智慧床墊,70 餘家智慧養老院試辦推動居家養老提質升級。
不過,銀髮經濟的崛起也為城市注入新動能。老人大學課程從書法繪畫拓展至短片製作,退休族引進旅居養老與健康管理,「樂遊長三角」專列銀髮族跨省旅遊。2023 年,上海老人文娛消費年增 17%,科技產品支出成長超過年輕族群。
隨著高齡社會加速到來,上海的挑戰愈發複雜,未來十年 80 歲以上老人料將突破百萬,失能照顧需求激增。與此同時,崇明、金山等郊區面臨「老人留守 + 產業空心」雙重壓力,而浦東、閔行等新城需要平衡年輕人口導入與養老服務供給。
總體而言,老化不僅是上海的課題,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縮影。當經濟引擎與銀髮浪潮正面交鋒,建構「老有所養、老有為」的包容性社會,將是高品質發展的終極答案。
- 川普關稅新政引波動 用主動式投資度過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