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碳權交易〉碳交所推動碳匯共生 選定宜蘭、雲林各50公頃申請「自然碳匯」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碳交所推動碳匯共生,選定宜蘭、雲林各50公頃申請「自然碳匯」。(鉅亨網記者黃皓宸攝)

證交所今 (27) 日與旗下碳交所舉行「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啟動儀式,證交所、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需宣布,未來透過跨部會合作,響應國家淨零政策,攜手推動本土自然碳匯,初步選定宜蘭、雲林 2 地各 50 公頃土地上,向環境部申請台灣的「自然碳匯」,成為我國碳匯示範案例。

台灣自今年起徵收碳費,也推動碳權交易,而碳權來源之一的自然碳匯,被列入我國淨零轉型關鍵戰略。簡言之,碳匯可視為「二氧化碳」倉庫,也能長期保存、不容易外洩等優點。


林修銘表示,為因應國際上對氣候變遷、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台灣今年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除響應政府提出綠色成長與 2050 年淨零轉型。國際上已將自然碳匯認為是企業淨零的解方,包括科技大廠如 Google、Mata、微軟等都已組成聯盟,預計在 2030 年取得更多碳權,證交所與上市公司身為國際供應鏈之一環,也十分重視自然碳匯,故規劃此次自然碳匯的共生行動。

林修銘指出,預定初期由宜蘭及雲林等案場開始,循環境部發布的森林及土壤等相關自然碳匯措施,增加自願減量額度的同時,對案場進行生態調查及物種復育,並於執行過程中重視社區參與及生物多樣性,配合國發會推動淨零,以落實國家政策。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強調,因我國目前尚無環境部認證的自然碳匯,故此次推出宜蘭、雲林兩地各 50 公頃土地,目前先向環境部申請自然碳匯,未來在經過 7 年時間查核,通過後將能擁有碳權,預期每公頃土地每年可吸附 1 噸多的碳排。

碳交所表示,本計畫將預計攜手英國標準協會 (BSI),進行專案確查證服務,擴大國內自然碳匯的查驗量能,從氣候行動 (Climate)、社區參與 (Community)、生物多樣性保育 (Biodiversity) 三大面向,推動具在地特成的自然碳匯發展,預期將為國內的碳市場注入全新的減碳動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