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盤後〉恒指震盪收高 上漲0.43% 消費板塊領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股周二 (27 日) 呈現反覆走勢,最終收高。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0.43%,報 23381.99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 0.48%,報 5182.60 點。大市成交額為 2032.68 億港元。
盤面上,消費板塊領漲,其中茶飲股表現尤其強勁,蜜雪集團收漲近 10%,股價創下上市新高。啤酒股也集體上漲。
醫藥與生物科技股同樣走高,CXO 概念股齊漲,維亞生物漲幅逾 12%,石藥集團漲近 6% 領漲藍籌。科技股普漲,美團在早盤低開後收復失地,收漲 2.09%。地平線機器人收盤大漲 11.4%。
有色金屬板塊領跌,礦業利潤總額同比大幅下降。汽車板塊持續走弱,比亞迪和吉利股價下跌。
資金流向方面,港股通「北水」今日淨流入 116.11 億港元,為本月第二次單日淨流入超百億港元。不過,近期北水淨流入港股的速度較今年首四個月明顯放緩。近一個月淨流入額較近六個月累計淨流入額大幅放慢。
有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仍面臨不確定性,風險偏好或將反覆,做多情緒不濃。價格仍是企業盈利的較大拖累,年內利潤增速彈性有限。雖然中美關係階段性緩和可能減輕短期經濟壓力,但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可能到下半年才真正顯現,屆時經濟壓力大概率將明顯增大。
然而,在政策利好、創新驅動及出海趨勢下,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受到關注。長江證券認為,2025 年最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是創新藥,其有望通過出海模式打開估值天花板。消費內需型企業如中藥、消費醫療等,有望在宏觀消費環境和預期改善後迎來基本面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光大證券認為國內醫藥研發呈蓬勃態勢,多項創新藥研究入選 2025 年 ASCO 大會。從支付角度看,投資機會集中在院內政策支持(創新藥械、設備更新)、人民需求擴容(血製品、家用醫療器械、減肥藥等)及出海週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聯檢等)等方向。中信證券也指出醫藥板塊上半年表現良好,得益於政策優化、商保推動、AI 賦能等外部環境向好,以及自主可控趨勢驅動,全年業績和估值有望迎來雙擊。
- 川普關稅新政引波動 用主動式投資度過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