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川普關稅ing全球心慌慌!稅務專家教「UFO」3招見招拆招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關稅ing全球心慌慌!稅務專家教你「UFO」3招避險。(圖:shutterstock)

川普關稅帶來全球貿易海嘯,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且川普常朝令夕改,前景不明,企業如果有相當比重的生意來自美國,應該如何因應川普關稅?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認為,企業可以聚焦 UFO 三面向擬定因應策略,對川普關稅見招拆招。

朝令夕改的川普關稅政策,有如 UFO(不明飛行物體) 般混沌,如美中原先相互回應的關稅措施一度將中國對等關稅稅率拉升至 125%,近期對中國對等關稅稅率暫緩下調並僅先課徵 10% 等。企業面對這多變的川普關稅,可以考慮 UFO 三招合規減輕影響,包含無形資產剝離 (Unbundling)、首次銷售原則 (First sale rule),以及原產地 (Origin) 的申報。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稅務諮詢服務副總經理李渝秀表示,企業得先從內部角度了解業務及貨物之具體細節,以在政策變化下及時辨識其影響、進行情境模擬並擬定因應策略。進口貨物關稅是由「完稅價格」乘上「關稅稅率」,企業可以從價格、稅率二大方向拆解,因應川普關稅。在完稅價格方面,企業可以分析貨物價格組成,包括原物料成本、加工費用以及無形資產等各項價值,並進一步研究各組成部分「可能」的豁免情況,制定相應計畫。在稅率方面,企業可以從原產地規劃下手,適用較低稅率。

具體來說,企業主要可以從三策略著手,因應川普關稅:

一、無形資產剝離 (Unbundling):

扣除特定型態的無形資產價值後課稅。舉例來說,原來 A 產品是 100 美元報關課稅,在符合一定要件且備齊支持文件的情況下,採用無形資產剝離方式,主張 A 產品是由 90 美元的產品價值與 10 美元的分銷特許權費用組成,則 A 產品有機會將以 90 美元報關課稅。

二、首次銷售原則 (First Sale Rule):

在有「中間商」的多層交易結構當中,以製造商賣給中間商的「首次銷售」價格 (通常價格較低) 來課徵關稅。舉例來說,原進口美國的 B 產品報關價格 100 美元,假設在符合一定條件且文件備妥下,採用首次銷售原則,製造商賣給中間商的產品價格 (首次銷售價格) 為 70 美元,之後中間商再以 100 美元賣給美國進口商,那麼 B 產品則有機會以 70 美元為報關價格課稅。

三、原產地 (Origin):

企業可以檢視跨國供應鏈配置,並從物料清單追蹤各項原材料來源,規劃產品原產地認定與函令申請。李渝秀提醒,企業運用原產地規則 (Rule of Origin) 時要特別注意美國海關採用之原產地「實質轉型」原則。

以台灣為例,依臺灣的原產地規則,一般貨物加工、製造或原材料涉及二個以上國家或地區者,使該貨物產生最終「實質轉型」的國家或地區,認定為貨物「原產地」。而實質轉型是指原材料經加工或製造後所產生的貨物,與原材料所屬的海關進口稅則號列前六位碼號列已經不同,或是貨物加工或製造雖未造成稅則號列改變,但已完成「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 35%」以上者。

而不同國家對產品的原產地規則及認定有所不同,此次焦點是進口至美國的貨物,應以進口國美國認定進口產品的原產國為主,美國對於對等關稅之原產地認定採實質轉型原則,惟美國的實質轉型並無明確的定義,亦無「附加價值率」的數字概念,係採個案逐一認定,企業必須特別注意。

除了 UFO 三招之外,李渝秀指出,如果企業考慮改變供應鏈,可密切追蹤各國法規、原物料供應商彈性、人文風俗、政治不確定性、甚至於各國政府提供的投資優惠等因素,例如以「低關稅區」產線供應美國等,都是因應川普關稅的選項。另外,產品的美國成份占報關價值大於 2 成,則屬「美國成分」的部分可以免除「對等關稅」,企業也可以留意。

川普關稅海嘯仍是現在進行式,企業可以尋求稅務專家協助,依照不同企業的需求與期待,協助強化企業彈性與韌性,因應全球重大政經情勢變局。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