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字頭的神山回不去了!富達王陶沙點出AI三大趨勢 讓台積電成AI投資「首選」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生成式 AI 技術普及,尤其是 DeepSeek 出現之後,AI 呈現「更強大、更卓越、更便宜」的三大趨勢,面向 AI 發展的「iphone 時刻」。富達國際基金經理王陶沙指出,AI 重塑工作流程與經濟結構,但不論 AI 應用落地於雲端或邊緣裝置,是客製化晶片或標準化產品,都離不開台積電 (2330-TW) (TSM-US) 的製造能力,這種技術上的壟斷性地位,使其成為全球科技投資者的首選標的。

台積電自今年 4 月初的低點 785 元強勢反彈,大漲近 4 成,7/4 收至 1085 元,資深分析師杜金龍直言,「九字頭的台積電回不去了」,甚至上看 1,600 至 2,000 元。不只是本地分析師看好,領導富達多重資產管理團隊的王陶沙,從 AI 科技股的觀點出發,強調技術的重要性更甚於地理位置,她看好台積電,即使 TSMC 在韓國或歐洲,她也會投資。
AI 發展 3 大趨勢:更強大、更卓越、更便宜
根據富達國際報告,AI 技術正以驚人速度進化。王陶沙歸納出三大趨勢:
- 更強大:AI 系統的運算能力倍數提升,尤其在模型訓練方面,能處理更複雜任務。
- 更卓越:AI 在語言理解、影像辨識與推理預測等領域表現超越人類。
- 更便宜:AI 系統開發成本更低,如 DeepSeek-R1 的開源成本,是同效能閉源模型的 1/30。
這些趨勢使 AI 技術更易普及,猶如汽油價格下降促使更多人選擇開車,AI 也將進一步滲透至各行各業。
全球科技股:利率與地緣政治的雙重挑戰
今年 4 月由美國總統點燃的關稅戰,正待 7/9 大限的答案揭曉,在關稅陰霾漸散之際,王陶沙指出,美聯儲的利率政策與中美地緣政治風險,才是影響科技股表現的兩大因素。若美國延後降息,或甚至採升息,超出市場預期,將對成長型科技股形成壓力;而美中科技競爭與出口管制,則可能影響半導體與 AI 硬體供應鏈。
儘管如此,科技股的長期回報仍以企業獲利成長為主,而非本益比提升,王陶沙強調:「科技股的漲幅主要來自企業實際收入的年復一年成長,而非估值泡沫。」
台積電:AI 硬體堆疊的核心支柱
王陶沙建議, AI 投資應採 AI 分層堆疊(AI Stack),意即「從魚頭吃到魚尾」,而在此架構中,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更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AI Stack 的中層與底層是硬體及基建,涵蓋半導體 (包括 GPU、記憶體晶片)、數據中心、電力設備,雲端計算及 AI 基礎模型等設施,而台積電正是全球 AI 晶片製造的核心供應商。
至於 AI Stack 的頂層則是應用層,目前仍在起步,AI 可應用於百工百業,加上相關開發商勢將受惠於更創新且價錢更便宜的 AI 應用,可預期這一層將成為競爭最激烈的領域。
王陶沙強調:不論 AI 應用落地於雲端或邊緣裝置,無論是客製化晶片或標準化產品,最終都離不開台積電的製造能力。她看好,這種幾近壟斷性的地位,將使台積電持續成為全球科技投資者的首選標的。
美中競合與分散布局策略
王陶沙指出,美、中在 AI 與半導體領域的競合關係,促使各地區發展主權 AI(Sovereign AI),並加速全球投資人採取分散布局策略。她建議,科技投資應以技術與產業為核心,而非地理位置:「若台積電在韓國或歐洲,我也會投資,因為我看的是技術與全球地位。」
科技股的長期價值仍具吸引力
王陶沙強調,儘管短期面臨利率與政治風險,且美中關係的緊張可望引發不同地區的競合關係,但全球科技股在 AI 驅動下仍具備長期成長潛力,而台積電作為 AI 硬體基礎的核心供應商,其地位將隨著 AI 應用擴展而更加穩固。她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分層堆疊策略,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層全面布局,捕捉 AI 時代的投資契機。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