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延後關稅時限 企業煎熬等變數落地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簽署行政命令,將原定於本周三 (9 日) 生效的「對等關稅」延後實施時程,進一步延長與多國間的談判窗口。儘管此舉為雙邊磋商提供更多時間,卻也加劇了企業對貿易條件不明的焦慮,導致全球投資與經濟前景持續承壓。

川普自 4 月起陸續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課徵「對等關稅」,並在 5 月提供 90 天緩衝期。然而,最新行政命令顯示,白宮仍在尋求與多國敲定更低的關稅水準,代表許多企業原本期待的明確性仍未出現。
不確定性籠罩 投資放緩跡象明顯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本身已對全球經濟構成壓力,企業遲疑不決的態度更可能拖慢成長動能。德國貝倫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密丁 (Holger Schmieding) 指出:「延長談判雖代表川普最終可能展現彈性,但也使美國及其貿易夥伴的投資決策進一步延後。」
聯合國和市場研究機構 Mergermarket 的資料顯示,由於全球企業對美國政策走向持續觀望,2025 年上半年全球跨國投資與併購規模降至近 20 年低點。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也在最新報告中預測,G7 七大工業國自 4 月起的 9 個月內,平均每一季投資支出將減少 0.4%。
風險保險機構 Coface 承保人 Sam Ashdown 表示:「我們擔心的是,許多企業不是在投資,而是在勉強維持現狀。」
8 月後也難現明朗 貿易戰陰影仍揮之不去
儘管新一輪談判將持續至 8 月初,多數企業並不預期屆時能看到明確結果。川普政府除了「對等關稅」外,仍持續啟動多項以國安為由的產業調查,潛在的新關稅威脅仍將持續壟罩全球貿易。
此外,川普日前再度揚言,將對一批批評其政策的開發中國家加徵額外 10% 關稅,反映出關稅手段在其執政下可能被廣泛應用。ING 貿易專家 Fechner 分析:「只要川普對貿易夥伴的行為感到不滿,他就有可能動用新關稅。」
德國保險巨擘安聯 (Allianz) 上周下修今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預期將自 2024 年的 2.8% 降至 2.5%,美國經濟成長恐從 2.8% 驟降至 1.5%。分析指出,這些預測乃基於目前已知的關稅水準,若未來再加碼,影響恐進一步擴大。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