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市場觀望情緒加劇 生技與AI產業展現成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觀望情緒濃厚,生技與AI產業展現強勁成長潛力

2025 亞洲生技大會即將於 7 月舉行,主席李鍾熙強調,隨著歐美企業因地緣政治風險轉向台灣合作,生技產業將迎來新機會,尤其在供應鏈尋求替代方案的背景下,台灣廠商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1]。然而,由於台美關稅談判未果及美股下跌,台股市場情緒偏向觀望,收盤小跌66.45點,外資僅小幅買超3.5億元,顯示市場仍需等待量能回升以打破僵局[2]。在此背景下,生技產業的發展潛力與台股的短期波動形成鮮明對比,未來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志聖 (2467-TW) 在第二季營收達15.1億元,創下11季新高,顯示其作為台積電 (2330-TW) 供應鏈的重要性,並預計未來將持續成長[3]。同時,國泰金控 (2882-TW) 與臺灣指數公司合作推動責任投融資,成為首家參與IR Engage平台的金控業者,這不僅提升了資訊透明度,也強化了與投資者的互動,顯示出金融業在永續發展上的積極態度[4]。這些動向反映出台灣企業在面對全球市場變遷時,正積極調整策略以提升競爭力,並響應永續發展的趨勢。
廣達 (2382-TW) 在第二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達5041.21億元,顯示出AI伺服器需求強勁,尤其在筆電出貨方面也有穩定增長。儘管如此,匯率波動卻影響了其營收表現[5]。同時,三集瑞 - KY (6862-TW) 也報告上半年營收年增22.8%,並看好AI產品的市場需求,計劃擴大生產以應對供不應求的情況[6]。這些數據反映出AI相關產業的持續成長,並顯示出市場對高規格產品的強烈需求,未來將成為推動相關企業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信金 (2891-TW) 在2025年6月的稅後純益達111.65億元,顯示出其強勁的獲利能力,前六個月合併稅後純益亦達358.41億元,反映出穩定的業務表現[7]。特別是子公司台灣人壽在6月成功轉虧為盈,受惠於股利進帳及基金處分利得,顯示出其資產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並且中信銀行的業績也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整體金融業務的成長潛力。儘管美元貶值對台灣人壽的獲利造成影響,但金管會的政策調整為壽險業提供了應對匯率波動的靈活性,市場對於中信金的成長前景仍持樂觀態度。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低檔佈局訊號

#大戶買散戶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