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拯救汽油車?川普法案反讓中國電動車漁翁得利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華爾街日報》周二 (8 日) 報導,中國乘用車市場資深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於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Megabill) 不僅傾向傳統汽油車,還可能在全球市場意外助長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海外拓展。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拯救汽油車?川普法案反讓中國電動車漁翁得利(圖:REUTERS/TPG)

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周二表示,該法案終止美國國內的電動車補貼,有利於中國品牌在海外擴張。他指出,中國企業可藉由推出具智慧功能的電動車款,與美方主打的燃油車技術競爭。


川普在社群媒體上表示,該法案讓消費者能自由選擇購買「汽油車、混合動力車或其他新技術車款」,並稱這些政策正在「拯救美國汽車產業不被摧毀」。根據法案內容,美國購車者若在 9 月底後購買電動車,將不再享有聯邦補貼。

崔東樹認為,這樣的轉向將削弱美國電動車市場成長力道,反而讓中國車廠有更多空間發展出口業務。中國電動車品牌目前正加速布局海外,尤其是在歐洲、東南亞和中東等地擴張腳步快速。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 (包含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出口量年增 48%,接近 100 萬輛,單在 6 月就達到 19.8 萬輛、較去年同期倍增。這一增長反映出中國品牌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的影響力逐漸提升。

包括比亞迪 (01211-HK) 在內的領先車廠,因應國內競爭加劇,正積極擴張海外市場。比亞迪甚至自營船隊,專門用來出口車輛至海外市場。

在中國本地市場方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本土車廠市占率達到 64%,較去年同期上升 7.5 個百分點,顯示新車款與創新功能推出速度正快速拉開與外資品牌的差距。

與此同時,特斯拉 (TSLA-US) 在中國的銷售則面臨挑戰。雖然特斯拉在上海設有大型製造基地,但其上半年在中國的銷售年減 5.4%。崔東樹指出,儘管中國政府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整體乘用車市場 6 月成長 18%,但激烈競爭仍持續壓縮利潤空間。

他警告道:「產業競爭將走向生死決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