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 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二(8 日)報導,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

荷蘭鹿特丹港務局執行長西蒙斯(Boudewijn Siemons)表示,港口為軍用物資運輸船預留泊位,並制定戰時貨物分流方案。他們正與毗鄰的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協調預案,以應對可能湧入的美英加三國軍用車輛和補給物資。
「並非所有碼頭都適合處理軍用貨物。」西蒙斯說:「若需大規模運輸軍備,我們將與安特衛普等港口協同分流。如今我們港口之間越來越不視彼此為競爭對手——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處合作。」
西蒙斯稱,新冠肺炎疫情暴露歐洲對中印等國醫療物資的依賴,烏克蘭戰爭導致的能源斷供再次給歐洲敲警鐘。他呼籲歐盟效仿 1973 年石油危機後建立的 90 天戰略石油儲備制度,儲備更多必需品。
「我們應該對銅、鋰、石墨和其他一些關鍵原材料採取同樣的措施。」西蒙斯表示,歐盟應該著眼於更廣泛戰略彈性,不僅在石油領域,還應在天然氣、製藥、關鍵材料等領域建立彈性和適應力。
他還說,港口周邊具備完善分銷網絡,是理想儲備地點。荷蘭部分戰略石油儲備已存放於此。
這番表態折射出歐洲大陸掀起的備戰浪潮:隨著烏克蘭戰爭進入第四年,歐盟正擬訂高達 8,000 億歐元的軍備重整計畫,既為回應美國總統川普要求歐洲提升防務自主的呼聲,也為震懾俄羅斯。
此前,荷蘭與北約(NATO)盟國已承諾將國防開支提至國內生產毛額(GDP)5%。荷蘭國防部今年 5 月曾宣布,應北約要求,鹿特丹港須為多艘軍用物資船提供裝卸空間。
西蒙斯說,這類船隻每年將停靠 4、5 次,每次駐泊數周,具體位置可能輪換,其中貨櫃碼頭是唯一能安全轉運彈藥的區域。該港每年還將舉行數次兩棲軍演。
作為萊茵河—默茲河三角洲的關鍵樞紐,鹿特丹港沿河綿延 42 公里,年吞吐量 4.36 億噸,接卸 2.8 萬艘海輪和 9.1 萬艘內河船隻。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