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訊聯布局AI數位科技 攜北醫、基米以AI驅動智慧研發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訊聯基因數位 (4160-TW) 今 (9) 日宣布,助力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打造 AI 新藥研發平台,開發新穎小分子抑制劑。另外,也攜手基米 (4195-TW) 協助藥廠加速腫瘤新生抗原藥物開發,瞄準個人化癌症治療。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鉅亨網記者劉玟妤攝)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表示,訊聯深耕 AI 數位科技至今 15 年,以 AI 驅動智慧研發與數位化管理雙軌並進,期盼為生醫、半導體、科技等產業,帶來創新突破。 


訊聯基因數位與北醫醫學科技學院合作,與教授許凱程團隊打造 AI 新藥研發平台,快速開發新穎小分子抑制劑,協助成功開發腦癌、胰臟癌新藥進入臨床前試驗。 

北醫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潘秀玲與許凱程,運用 AI 新藥開發平台,已研發 20 款新穎的小分子藥物,布局膠質母細胞瘤、胰臟癌、阿茲海默症及肺纖維化等疾病新藥。 

許凱程表示,目前平均臨床前新藥開發成本高達 12 億元,時常超過 5 年,且失敗率高,透過 AI 驅動新藥研發應用,可望大幅縮短時間,並降低成本,減少藥廠在早期新藥開發階段的負擔與風險。 

此外,訊聯基因也攜手基米,助力藥廠加速腫瘤新生抗原藥物開發。基米董事長周孟賢表示,腫瘤新生抗原新藥需仰賴 AI 模型準確預測,藉由基米在次世代定序 (NGS) 技術,搭配訊聯基金 AI 模擬開發經驗,加速新生抗原藥物開發。 

訊聯指出,目前 AI 新藥開發顛覆傳統藥物開發流程,從藥物探索階段的候選分子篩選、蛋白質結構預測,到臨床試驗設計及開展等,AI 輔助有助提高成功率及開發進程。根據 TechSci Research 統計,2030 年新生抗原標靶市場規模將達 30.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達 8.34%。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