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大而美法案》讓習近平更開心?巴隆:美國拱手讓出未來給中國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雖然讓支持者滿意,但分析師警告,此舉可能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開心。該法案將增加 4.1 兆美元債務,同時取消潔淨能源補貼,等於讓美國退出再生能源競賽,為中國稱霸相關產業鋪路。

《巴隆周刊》分析,如果習近平的共產黨要設計一份削弱美國未來十年潛力的藍圖,恐怕很難比川普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做得更好。
上述法案,主要是為了安撫川普的基本盤,內容延長了他在第一任內推動的減稅措施,並暫時免除小費和加班費稅收等競選承諾。法案也削減社會福利計畫,符合保守派長期立場。
史上最昂貴法案埋下債務隱憂
然而,共和黨可能在無意間將國家的大部分未來拱手讓給中國。
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指出,這項法案將在 2034 年前讓國債增加 4.1 兆美元。如果其中許多臨時條款轉為永久措施,債務規模更將飆升至 5.5 兆美元。
如此龐大的支出將讓美國財政部不得不仰賴中國等亞洲國家買單,這些地區正是美國公債的最大買家。北京目前持有 7570 億美元美債,一旦進一步增持,習近平對川普經濟的影響力將更加強大。
美國退出潔淨能源競賽
中國的好運氣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中國企圖稱霸再生能源、電動車和永續基礎設施的野心,如今竟美國得到政治助力:《大而美法案》力挺煤炭、終結潔淨能源稅收抵免,等於讓美國主動退出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的競爭。
亞洲專家 Jeff Kingston 直言,美國因此放棄了「主要成長市場」並「擁抱失敗者的能源」。他說:「北京將為此開香檳慶祝。」
比亞迪確實有理由慶祝。這家中國電動車新星的前景從未如此光明。2024 年該公司營收已超越特斯拉 (TSLA-US),如今在共和黨助攻下,中國電動車新創企業和電池製造商稱霸全球的道路更加平坦。
多重政策風險威脅美國經濟
與此同時,川普正削減政府人力並提高關稅,可能讓全球最大經濟體陷入萎縮。儘管勞動市場仍穩定,但下個月即將實施的高進口稅對就業前景構成明顯威脅。川普的法案也標誌著數十年來對社會安全網的最大削減,數百萬人將失去醫療保健。
減稅的財政後果可能重創美元。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 Robin Brooks 指出,美元和美國殖利率最近的「反直覺價格走勢」值得關注。
美元今年兌其他 G-10 貨幣下跌,Brooks 認為這「特別令人擔憂」,因為跌勢與美國利率上升同時發生,類似 2022 年英國首相特拉斯引發債務危機的情況。
政策走向引發「中國化」疑慮
正當共和黨可能將美國推入債務危機時,川普正讓聯準會「中國化」。他對解雇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曖昧態度持續令全球市場不安。
若模仿真是最高形式的奉承,習近平核心圈子肯定會為川普自 1 月 20 日以來的中國式政策轉向感到臉紅。
川普也試圖讓敢於報導事實的新聞機構噤聲,這正是政治局的作風。他威脅起訴《紐約時報》和 CNN,讓 ABC 和 CBS 透過和解屈服。川普可能讓美國走向媒體全面封殺批評聲音的危險道路。
川普對中央計劃的偏好也越來越明顯。他要求美國企業效忠的方式更像習近平和普丁。例如川普批准美國鋼鐵收購日本製鐵案,要求日方給予美國「黃金股」,未經川普同意不得更名、關廠或裁員。
習近平花了數十年讓中國挑戰美國主導地位。隨著《大而美法案》通過和川普的「中國化」政策,共和黨正讓北京更容易達成目標。
《巴隆周刊》寫道,川普法案雖高喊「美國優先」,但掩蓋不了一個事實:習近平的中國正慶祝一場歷史性勝利。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