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突襲式課銅關稅 分析師如何看待未來走向?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將對進口銅材課徵高達 50% 的關稅,此舉預計將衝擊美國汽車、電器等製造商。這項出乎預料的重稅,迅速在全球金屬市場掀起波瀾,銅期貨價格周三 (9 日) 從歷史高點回落。

美國太平洋礦業公司共同創辦人 Eric Saderholm 表示,「現在就像一場賭博」,川普試圖說服各方坐到談判桌前達成協議,但他現在卻讓市場陷入了巨大的混亂,因為價格被人為抬高了。
銅期貨價格周三下跌 3%,先前一交易日曾上漲逾每磅 5.60 美元。
關稅引市場動盪、進口加快
川普強調,銅是美國國防部第二大常用金屬,廣泛用於彈藥等關鍵產品。他指出,此關稅決策是在一次「健全」的國家安全審查後做出,儘管相關的「第 232 條款報告」尚未公開。這項行動延續了川普此前對鋼鐵和鋁材徵收關稅的模式,並暗示更多行業性關稅可能醞釀中。
同時,白宮也正敲定與數十個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關稅,預計也在 8 月 1 日生效。
市場對於關稅的執行細節、涵蓋範圍及供應商是否會有豁免等問題,仍充滿疑問。
近期,美國銅期貨價格較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高出約 28%,顯示部分交易商不確信 50% 關稅將全面實施。然而,為趕在關稅生效前將貨物運入美國,部分進口商已加速運輸,甚至將交貨點轉移至夏威夷和波多黎各以縮短時間。
JPMorgan 分析指出,美國過去 6 個月已進口了近一年的銅量,導致國內銅價較 LME 高出 25%。高盛分析師預計,由於關稅風險升高,未來數周運往美國的貨物將進一步加速。
分析師觀點
目前,美國高度依賴進口銅,主要來源國包括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分析師和行業高管普遍認為,美國需要多年時間才能顯著提升國內產能。
美國太平洋礦業共同創辦人 Eric Saderholm 指出,美國約 50% 的銅需求仰賴進口,問題癥結在於國內缺乏足夠的加工和回收設施。他舉例說明,美國全國僅有三家運營中的銅冶煉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而中國約有美國五倍之多的冶煉廠。
新建冶煉廠不僅需要數年時間的許可,還需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本,通常耗時 10 到 15 年。因此,分析師質疑,如果這項關稅僅是短期政策,如此龐大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否會真正實現。
儘管川普關於銅關稅的言論似乎是即興的,但短暫的實施時間表增加了 50% 關稅完全落實的可能性。高盛已將其基本預期從 25% 上調至 50% 關稅。然而,他們也認為,這個較高的稅率最終可能作為一個「談判籌碼」,隨後可能會有豁免或讓步空間。
LPL Financial 首席技術策略師 Adam Turnquist 指出,LME 銅庫存已顯著枯竭,引發美國以外全球供應短缺的擔憂。
短期內,銅進口量預計仍將保持高位。UBS Group AG 採礦研究共同主管 Lachlan Shaw 表示,一旦物流通道時間耗盡,套利購買預計會放緩,並可能對 LME 價格施加壓力。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