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巴隆:穩定幣正在崛起 國債投資者應予以關注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穩定幣正深刻影響著「國債」這個美國最傳統的金融工具之一。隨著穩定幣市場的迅速擴張,華爾街正密切關注其對銀行、支付與零售領域的潛在衝擊。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巴隆:穩定幣正在崛起 ,國債投資者應予以關注。(圖:Shutterstock)

根據《巴隆周刊》報導,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指出,穩定幣的興起已經直接推動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上升,近期資金湧入穩定幣市場,更被認為是短期國債殖利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今年 6 月,美國參議院推動《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建立監管框架。該法案規定,穩定幣發行方必須以安全且具流動性的資產作為儲備,而美國國債正是主要選擇之一,進一步強化穩定幣與國債市場的連結。

穩定幣巨頭 Circle 與 Tether 持有千億級國債

目前,USDC 發行方 Circle (CRCL-US) 持有約 552 億美元的短期國債與回購協議,並有超過 99% 的收益來自國債利息。

USDT 發行方 Tether 的國債資產則高達 1136 億美元。換言之,每新增一美元穩定幣,發行方就需購買一美元的國債,構成穩定的資金循環。

隨著穩定幣發行規模不斷擴大,對國債的需求也水漲船高。Bernstein 分析師預測,到 2035 年,全球穩定幣供應量將達 4 萬億美元,遠超目前的約 2250 億美元,屆時穩定幣將成為國債市場的核心買盤之一。

國際清算銀行今年指出,穩定幣資金流動對短期國債殖利率已有明顯影響。例如,在五天內有 35 億美元穩定幣資金流入時,三個月期國債殖利率可能在十天內下滑 2 至 2.5 個基點。相反,若穩定幣遭大量拋售,殖利率可能上升 6 至 8 個基點。

研究亦指出,穩定幣對短期國債影響甚鉅,對長期國債則影響有限,使得收益率曲線更為陡峭,投資人也因此需重新衡量風險與資產配置策略。

穩定幣對金融穩定與政策調控構成潛在挑戰

儘管目前短債市場需求仍強勁,但隨著穩定幣影響力日增,聯準會(Fed)調控短期利率的能力可能會受到挑戰。

這種情況類似於 2005 年「格林斯潘之謎」(Greenspan conundrum),當時聯準會升息,卻無法拉高長債殖利率。

此外,研究人員警告,若出現大規模的穩定幣贖回潮,恐使短期國債殖利率劇烈波動,進而危及金融穩定與市場秩序。

評級機構穆迪報告則指出,目前穩定幣市場高度集中在 Tether 與 Circle 兩家公司,合計市佔率高達 90%。這種集中化代表,一旦任一公司出現流動性問題,對整體市場的衝擊將被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Genius 法案》的部分目的,即是提升穩定幣市場的穩定性與透明度。儘管穆迪對其持審慎樂觀態度,其他如消費者權益組織則主張應進一步加強監管,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擴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