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走進中國〉消失的證券經紀人去哪了?7年從9萬人到僅2.5萬人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證券經紀人這一角色正在慢慢淡出中國證券業。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證券經紀人這一角色正在慢慢淡出中國證券業。(圖:Shutterstock)

「以前高峰的時候,我們團隊有 10 多個經紀人,現在只剩下 3 個人了,有一些人年紀大退休了,還有一些人覺得不好做,就轉崗做其他業務了。」華南一家中型券商營業部人士如此描述。


這感受並非個例。數據顯示,2018 年初,中國證券業擁有 9.05 萬證券經紀人,到了 2024 年底,人數已經減至 2.88 萬人。步入 2025 年,降低趨勢依然明顯,最新證券經紀人數量僅 2.5 萬人。

根據中證協官網和東方財富 Choice 的數據,在具有統計價值的 91 家券商中,目前僅有剛剛完成合併的國泰海通證券,以及具有龐大分支機構的方正證券,還擁有人數超過千人的證券經紀人。

據《財聯社》報導,多位券商人士提到,主要有四個原因與方向:

一是隨著行業生態變化,證券經紀人漸轉營銷序列,從委托代理角色成為全日制合約的客戶經理。

二是財富管理轉型不斷深化,人員結構開始調整,經紀人轉型為投顧變成大勢所趨。

三是一部分早年進入證券行業的經紀人,由於年齡原因,迎來一波退休潮,逐漸退出證券行業,這是經紀人數大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是經紀人離開行業,另謀出路,尤其是傭金率持續下滑,導致靠傭金分成的經紀人難以為繼。

從填單員到資產管家,證券經紀人的迭代史,正是中國資本市場從粗放發展走向精細化服務的生動註腳。

目前來看,證券經紀人的管理還在收束。

不少券商計劃取消證券經紀人這一角色,並將把經紀業務團隊全部轉為客戶經理團隊或者投顧,已有頭部券商如此踐行。

一方面,券商通過業務架構調整、數位化賦能、金融商品創新等途徑向買方投顧轉型,持續推進財富管理轉型之下,「全員投顧」的理念愈發深入。

另一方面,近年來與證券經紀人有關的罰單已不在少數,監管對券商合規管理已格外趨嚴,取消證券經紀人崗位,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合規風險。

不少券商人士說,在他們看來,證券經紀人這一角色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退出歷史的舞台。他們提到,當前業務模式不斷變革與升級,傳統證券經紀人角色,職能和服務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券商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調整服務團隊的結構。這種變化進一步加速證券經紀人邊緣化。

許多券商人士認為,證券經紀人這一角色退出,不僅是行業發展必然趨勢,也是市場選擇和客戶需求變化的必然結果。未來,券商將更加注重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客戶經理和投顧團隊,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