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法院重拳出擊!比亞迪電動車遭4G技術禁令 面臨每天近11萬的天價罰款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巴西里約熱內盧第一商業法院近日裁決認定中國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 旗下汽車侵犯 IP Bridge 公司兩項專利,要求比亞迪在收到傳票五天內立即停止在巴西銷售的電動車中使用 4G 技術,否則將面臨每日 2 萬巴西里亞爾 (約 10.7 萬台幣) 的罰款。同時,比亞迪也必須揭露受此專利事件影響的車輛數量。

綜合《巴西觀察週刊 (veja)》及智慧財產權媒體《IP Fray》等媒體報導,根據法院判決,IP Bridge 聲稱 4G 技術遭侵權,比亞迪在「未經適當考量 (即未簽訂許可協議) 就使用該技術,包括將其用於銷售宣傳」。
IP Bridge 聲稱,除比亞迪外,超過 85% 銷售配備 4G/LTE 技術的車廠都已獲得使用這項技術的許可。
《IP Fray》報導指出,這是首個非德國法院下達的針對汽車製造商的標準必要專利 (SEP) 禁令。此前,IP Bridge 已在慕尼黑地方法院對比亞迪提起訴訟,並追加了永久禁令請求。
今年 5 月,Sol IP 也在統一專利法院 (UPC) 對比亞迪發起專利訴訟。
數據顯示,2025 年 6 月,比亞迪在巴西銷售 8163 輛,位列品牌榜第 9 名,年增率高達 53%。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巴西累計銷量已超過 5 萬輛,接近去年全年 7.6 萬輛的銷售成績。若法院禁令執行,將對比亞迪在巴西的銷售造成顯著影響,進而影響其全年海外銷售計畫。
由於在巴西市場約 85% 具相同連接功能的汽車已獲得 IP Bridge 專利許可。在此情況下,比亞迪在後續訴訟中提出 FRAND(公平、合理、無歧視許可)抗辯將更加困難。
目前,特斯拉和比亞迪是僅有的兩家透過訴訟而非授權來處理蜂窩通訊標準必要專利的汽車製造商。
一般情況下,面對此類禁令,公司會選擇提起上訴並支付臨時許可費。然而,巴西法院要求比亞迪提交合規報告,若比亞迪拒絕遵守,可能在訴訟結束時面臨嚴厲處罰。這項裁決不僅可能影響比亞迪在巴西的市場表現,也可能對其全球專利策略產生深遠影響。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