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重返白宮六個月 效應開始在經濟中顯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華爾街日報》,關稅政策的混亂實施,正逐步傳導至商店貨架上的商品價格;移民打壓也開始在聯邦調查中反映為就業增長放緩。綜合來看,川普總統重返白宮六個月以來的風暴式施政,已開始在經濟層面留下印記。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關稅政策的實施正逐步傳導至商品價格(圖:Reuters/TPG)

目前這些政策的影響尚不足以讓經濟脫軌。從多個指標來看,美國經濟對川普挑起的貿易戰展現出了比華爾街和華盛頓許多人預期更強的韌性。《華爾街日報》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現在認為經濟衰退的風險比三個月前要小。


但此前一段時間,川普政策對經濟 “硬數據” 幾乎沒有可見影響的局面,似乎正在結束。

投資人已習慣了美國 “扛得住衝擊” 的表現——先是在 2020 至 2021 年的疫情期間,再是在 2022 至 2023 年聯準會升息周期中。這一次,經濟壓力正在內部逐步積聚,呈現出更難預測的新態勢。

6 月的通膨數據於本周二公佈,年增幅為 2.7%,大致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然而,美國家庭在傢俱、服裝等關鍵進口商品上的支出出現上漲,這或許是關稅驅動的價格上行開始顯現的跡象。許多經濟學家預計,這類漲勢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下去。

據瑞銀(UBS)統計,除汽車外的核心商品,其價格環比漲幅創下三年來新高。除非發生衰退或關稅政策大幅回撤,瑞銀分析師預計,從現在到 2027 年底,整體通膨率都不會回落至 4 月所見的 2.3% 水平。

通膨研究機構 Inflation Insights 總裁 Omair Sharif 在給客戶的備忘中寫道:“今天的報告表明,關稅開始發力了。”

儘管周二股市仍處於高位附近交易,但美國公債遭拋售,推高了殖利率,30 年期美債殖利率自 5 月以來首次突破 5%。

同時,勞動力市場也開始出現裂縫。儘管針對無證勞工的數據不太可靠,但在嚴重依賴非法移民的行業中,就業增長似乎已明顯放緩。

自 3 月以來,外籍出生勞動力數量已顯著減少。而近期新移民參與美國勞工部家庭調查的意願也出現下降。

當然,美國人目前仍在消費,企業也仍在招聘。周二多家美國大型銀行公佈了好於預期的季度財報。

但問題在於:這些增長是否能夠持續?如果不能,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還能持續多久維持強勁勢頭?

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數據,截至本周日,美國人面臨的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達 20.6%,創 1910 年以來最高紀錄。

由於進口商此前囤貨、運輸週期較長,以及川普善變的交易風格,關稅的全面效應可能還要幾個月後才會顯現。但耶魯實驗室預測,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相當於每戶家庭年收入減少 2800 美元。

目前,一些重要經濟投入品的成本已經大幅飆升。例如,在川普宣佈自 8 月 1 日起對進口銅徵收 50% 的關稅後,銅價已創歷史新高,這無疑將提高資料中心、住房和半導體等項目的建設成本。

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經濟學教授 Isabella Weber 指出,一旦關稅水平趨於穩定,企業或將借此作為漲價的 “遮羞布”,在不必擔心失去市場份額的前提下提高售價。她補充道:“一旦這種趨勢真正啟動,就可能演變成一種自我強化的機制。”

即便關稅在商品價格中顯現得更清晰,也不意味著整體通膨將隨之抬升。此次報告顯示,服務類通膨已有所緩解,尤其是住房相關成本。機票和酒店價格也表現疲軟,可能表明部分家庭開始收縮休閒出行開支。類似數據或將促使聯準會判斷,疲弱的需求足以抵消關稅引發的連鎖通膨效應,從而繼續降息。

白宮官員則持續反駁 “進口商最終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的主流看法。周二通膨數據發佈後,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稱通膨 “非常低”,並再次呼籲聯準會降息。

位於華盛頓的智庫 “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經濟學家 Alan Cole 表示,共和黨最近通過的大規模減稅和削減開支法案中,包含一些可能推動經濟增長的內容。其中一項是:企業如果用錢購買了新設備、擴建廠房或進行其他投資,現在可以在報稅時把這些支出一次性全額扣除,從而顯著減少應繳稅款。這項政策的目的,是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鼓勵它們擴大生產、增加雇傭,從而帶動整體經濟活動。“即使某些政策效率不高,整體經濟依然具備保持表現的能力。

近期,多家大型銀行與信用卡公司報告稱,美國低收入群體的消費疲態仍在延續這項趨勢。但僅憑這點,或難以撼動經濟總體上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在富裕階層正從破紀錄的股市中獲益,並支撐起整體消費之時。

摩根大通財務長 Jeremy Barnum 周二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仍難以看到客戶群體中出現疲軟跡象,消費者的整體狀態看起來基本良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