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六天四省密集合併!中國村鎮銀行改革加速 今年來已90家退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中國村鎮銀行改革化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在周二 (15 日) 為止的短短六天內,貴州、新疆、四川、江蘇四地密集落地吸收合併案例,象徵著這場涉及全國金融體系的「接力賽」已從試點摸索轉向批量複製階段。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六天四省密集合併!中國村鎮銀行改革加速 今年來已90家退場(圖:Shutterstock)

綜合《21 世紀經濟報道》與《金融時報》等陸媒報導,貴州銀行上周四 (10 日) 發佈公告指出,該行吸收合併銅仁豐源村鎮銀行已獲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貴州監管局批准。根據公告,原銅仁豐源村鎮銀行將註銷法人資格,不再以獨立名義開展業務,新疆銀行上周三 (9 日) 也宣布下周四 (24 日) 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吸收合併新疆匯和銀行等系列議案,其科技系統承接招標工作也已在更早時間啟動。


7 月 6 日,成都農商行公告擬改建分行吸收合併省內 6 家村鎮銀行,隔日均獲四川金融監理局核准。

7 月 1 日,常熟銀行也完成對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等三家機構的吸收合併,並迅速在南京、宿遷、揚州三地揭牌新設支行。

這場改革浪潮的加速推進早有預兆。今年 1 月 12 日,中國國家金融監管局在 2025 年監理工作會議上明確將「加速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列為首要任務。

數據顯示,今年到周二為止已有 90 家總行級村鎮銀行退出市場,超過 2024 年全年 83 家的總量,這些成立於 2010 年後的年輕銀行,正透過吸收合併方式有序退出。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傑指出,經濟結構調整與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導致部分中小型銀行資產品質惡化、資本不足等問題凸顯,經濟薄弱地區的風險化解尤為迫切。在此背景下,今年中小型銀行吸收合併村鎮銀行後,多選擇將其改造為分行。常熟銀行將三家村鎮銀行翻牌為南京江寧支行等機構,蘇州農商行亦透過增持股份將靖江潤豐村鎮銀行改制為靖江支行。

目前,中國村鎮銀行吸收合併已形成四條差異化路徑,其一為「翻牌支行」模式,如常熟銀行案例,透過註銷原牌照、保留網點實現低成本擴張;其二是「股權收購 + 吸收合併」模式,青島農商行等機構先全資控股再注銷法人,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其三為「存續吸收合併」,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等透過選定存續主體整合區域資源;其四為「現金併購註銷」,長沙銀行對祁陽村鎮銀行的處置即屬此類佈局,適用於風險較高或完善的區域。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銀行對設立分行的態度分化明顯。在商業銀行分行總數收縮背景下,六大國有銀行去年分行數量減少 361 家,部分城農商行則藉機擴張。蘇農銀行透過吸收合併實現泰州地區金融供給全覆蓋,常熟銀行更藉此深入縣市市場並拓展跨省業務。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村鎮銀行數量將逐步減少,但須出台指導性意見防範大型銀行下沉帶來的「排擠效應」,建議對改革成效顯著的機構給予政策激勵。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新疆、四川等地近期密集落地吸收合併案例,「減量提質」已成改革主旋律。

根據中國國家金融金管局數據,光是上半年就有超過 50 家村鎮銀行透過「村改支」「村改分」方式完成重組。中國工商銀行上月 23 日收購重慶璧山工銀村鎮銀行並設立支行,開創國有大行參與先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指出,此類合併既能化解治理缺陷,又能實現資源協同。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強調,中小型銀行合併重組是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策略轉型。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預測,下一階段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等深層改革將成為重點。在這場涉及中國金融體系的變革中,村鎮銀行正透過結構性重組尋找新的發展定位,而中小銀行的改革化險之路仍任重道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