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OpenAI簽署戰略夥伴協議 盼提升AI產業競爭力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據《金融時報》周一 (21 日) 報導,英國與 OpenAI 簽署「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施凱爾(Keir Starmer) 政府希望吸引更多 AI 投資並運用該技術優化公共服務。OpenAI 承諾「探索」在英投資 AI 基礎設施,英國政府則將在司法、國防和教育等公共服務中採用 OpenAI 技術。

雙方簽署的自願性備忘錄中,OpenAI 承諾「探索」在英國投資 AI 基礎設施如資料中心,並增聘當地員工,但未透露具體投資金額。
英國政府則承諾在司法、國防安全和教育科技等公共服務導入 OpenAI 技術,這可能涉及使用數百萬英國公民資料來建立 AI 驅動的數位服務。
AI 投資差距懸殊
英國雖擁有 Google(GOOGL-US) 旗下 DeepMind 等頂尖 AI 研究實驗室,但與美中兩大 AI 強權的投資差距依然巨大。史丹佛大學 2025 年 AI 指數報告顯示,英國去年私人 AI 投資僅 45 億美元,遠不及美國的 1091 億美元和中國的 93 億美元。
為追趕落後,數位大臣 Peter Kyle 今年 1 月推出「AI 機會行動計畫」,要在全國設立「AI 成長區」來提升基礎設施投資,政府已撥款 20 億英鎊支持。
OpenAI 力挺英國計畫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英國政府是最早認識到 AI 潛力的國家之一,現在應該將雄心轉為實際行動。」
Kyle 則說:「這項合作將為英國創造高薪科技工作,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並讓我們對這項改變世界的技術擁有主導權。」
他已分別在 2 月和 6 月與美國 AI 公司 Anthropic 及加拿大新創 Cohere 簽署類似協議。英國政府正積極布局多元 AI 夥伴關係。
實際上,OpenAI 技術已融入英國政府運作。其 ChatGPT 和 4o 模型整合到政府 AI 助理「Humphrey」中,協助公務員處理行政事務,也用於分類民眾對政府諮詢的回應。
專家示警依賴風險
不過,AI 研究機構 Ada Lovelace Institute 副主任 Imogen Parker 提出警告:「這類夥伴關係是讓英國成為『AI 製造者』,還是只會讓我們淪為『AI 接受者』?」
她擔心這種合作「今天看似不錯,但有形成結構性依賴的風險,限制未來尋求替代方案的能力」。
英國政府的 AI 策略也面臨創意產業批評,認為政府為了讓 OpenAI 等科技公司更自由使用版權材料訓練 AI 模型,考慮修改著作權法的做法令人憂心。
- 退休理財雙引擎:高規格基金×破盤級費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