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達明:AI機器人發展關鍵在成本、智慧化 最快10年人形機器人規模量產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大會」今 (22) 日舉行成立大會,由廣達 (2382-TW) 集團轉投資的公司,協力機器人手臂廠達明 (4585-TW) 營運長黃識忠表示,在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上,在成本和智慧化程度是關鍵,更能切入產業界和服務業,觀察長期自動化趨勢不會改變。黃識忠也預期,最快 10 年後,類人形機器人可望規模量產。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大會。(圖:總統府提供)

黃識忠表示,目前機器人發展仍需成本、智慧化程度這 2 關鍵因素,並非能走能動就是 AI 機器人,預估初期發展階段大約 10 年後,可能會有類人形機器人出現在生產線及服務業上。


但接近人類動作的人形機器人,仍需要感測元件及 AI 等技術應用到位,加上成本降低,整體條件可漸成熟,目前市面上許多機器人仍靠遙控操作。黃識忠認為,還不是真正的 AI 機器人,公司的目標是協助業者快速構建具備商業化水準的智慧機器人平台。

在 AI 整合進程方面,黃識忠指出,達明已將輝達 (NVDA-US) 第 1 代 AI 模型導入自家模組,實現 AI 決策、運動控制與功能安全「三合一」的整合設計,公司也正在與輝達合作開發第 2 代 AI 系統,預期可提供更高階的即時判斷與自主學習能力,未來將擴大應用至人形機器人、狗等多種型態的自主設備。

展望未來,黃識忠表示,機器人產業將展望 10 年後的長線市場,預測隨著技術成熟與應用模組清晰化,機器人有望催生類似汽車產業規模的市場體系;從區域市場表現觀察,歐美布局人形機器人,關鍵在於提高附加價值,達明的機器人布局機械手臂,也是增加附加價值提高競爭力,若整合機械手臂自動搬運,也能在半導體領域應用增加附加價值。

在公司 IPO 進程上,黃識忠表示,達明近期已完成上市申請,預計今年第 3 季初掛牌,未來也將加快在多國市場推廣模組化機器人與應用方案,拓展營運版圖。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弱機會股

#波段回檔股

#跌破區間

#弱勢下殺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