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給予台灣人壽次順位債「A(twn)」評等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今 (30) 日宣布,授予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擬發行的新台幣次順位證券「A(twn)」評等,並將其列入負向評等觀察名單。此舉不僅反映出台灣人壽在匯率風險下的資本壓力,也揭示保險業在高波動市場中的脆弱性。

在全球經濟動盪與匯率劇烈波動的雙重夾擊下,台灣金融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5 年下半年,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明顯放緩,新台幣匯率在 5 月短短兩日內暴漲 8%,引發市場劇烈震盪。此一匯率異動不僅衝擊出口與企業獲利,更讓金融機構的資本結構面臨重新評估的壓力。
根據惠譽報告,台灣人壽的保險公司財務實力(IFS)評等為「BBB+」,國內 IFS 評等為「AA-(twn)」,皆處於負向評等觀察中。此次受評的次順位證券為台灣人壽的直接、無擔保且次順位償債義務,發行所得資金將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及提升資本適足率。
台灣人壽早在 5 月 15 日即被惠譽列入負向評等觀察,主因是新台幣對美元急升,導致其收益、資本水準及業務風險急遽上升。外匯避險成本飆升,加上新台幣進一步升值的可能性,使得該公司面臨更高的財務風險。惠譽預期將在未來 3 至 6 個月內解除評等觀察狀態。
惠譽指出,此次次順位證券的評等較台灣人壽的國內長期評等「A+(twn)」低一級,反映出若發行人違約,該證券的回收展望為「低於均值」。儘管具有次順位性質,但因其固定償還期限為 10 年,且管理層不得酌情延遲付息,惠譽認為其不履約風險極低,未進一步調降評等。
在資本計算方面,惠譽依據「監管優先」原則,將該證券 100% 計入權益資本,以強化台灣人壽的資本適足率;但在財務槓桿比率計算中,則將其 100% 計入債務。儘管擬發行將提高台灣人壽的財務槓桿比率(2024 年底為 14%),惠譽預估即便發行完成後,該比率仍與目前評等相符。
惠譽強調,未來評等走向將取決於台灣人壽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若資本評分長期未達「充足」類別,或股東權益報酬率持續低於 5%,則可能導致評等進一步下調。反之,若台灣人壽能有效抵禦新台幣升值風險,並維持穩健的收益與資本結構,則有望獲得「穩定」展望。
此次評等動態不僅是台灣人壽的個案,更是整體保險業在匯率劇烈波動下的縮影。在台灣經濟逐漸降溫、資本市場信心動搖之際,金融機構如何強化資本結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將成為未來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
- 股市老手都在學的K線實戰課程,報名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