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批穩定幣牌照 預計明年初發放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表示,預計首批香港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將於 2026 年初發放。此舉較市場此前預期的 2025 年有所延後,顯示出金管局在推動穩定幣發展上的謹慎態度。

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指出,目前沒有明確的牌照最終落地時間表,但若進展順利,首批牌照有望在 2026 年初發出。他同時強調,初期階段金管局只會發出少量牌照,並提醒投資者,即使公司取得牌照,短期獲利仍存在不確定性,應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
金管局敦促潛在穩定幣發行機構盡快提交執照申請,截止日期為 9 月 30 日。金管局強調,穩定幣發牌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
對於發牌機構,金管局提出了三方面核心要求:
合規性: 需滿足儲備資產管理、贖回、風險管理及反洗錢(AML)等監管要求。
具體性: 須具備切實可行的具體商業方案和落實計劃。
可持續性: 需具備充足的技術和財政資源以履行其義務。
其中,反洗錢的監管要求備受市場關注。金管局明確規定,申請人需設立並實施健全且適當的管控制度,以有效防止與持牌穩定幣活動相關的洗錢行為。金管局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陳景宏表示,核實每一名香港合規穩定幣持有人身份的要求,較此前諮詢文件中的規定更加嚴格。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繆延亮認為,穩定幣作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中介貨幣,其接受監管是發揮橋樑作用的關鍵。香港 HashKey 集團董事長兼 CEO 肖風也表示,隨著監管完善,穩定幣和央行數位貨幣(CBDC)將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應推進在合規框架下的大規模應用。
實際應用場景也是金管局授予穩定幣牌照的重點考量。金管局要求發行人需擁有實在的應用場景、切實可行的商業方案以及周全穩妥的業務模式。市場普遍預期,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將分為企業對企業(to B)的跨境清結算、供應鏈金融,以及企業對消費者(to C)的消費、轉帳、匯款等。其中,B 端跨境支付場景被認為更容易落地。
目前,香港金管局已從 40 多份申請中批准了三組潛在發行人設立測試沙盒,包括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以及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Animoca Brands)、香港電訊(HKT)的合資公司。這些測試者來自金融和科技業,具備較大的清算業務規模或較強的技術實力。
中信證券分析指出,長期來看,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將決定其未來發展空間,投資機會可能聚焦於構成穩定幣發行及應用生態閉環的相關標的及產業參與方。
從宏觀層面看,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認為,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在中國對外出口和投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建議,香港穩定幣應選擇連結中國與全球的跨國支付市場,並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考慮放寬境內市場進入。
儘管市場對穩定幣熱情高漲,香港金管局仍一再為市場降溫,重申迄今尚未發出任何牌照,並提醒公眾對聲稱在香港受監管或持牌的穩定幣發行人保持警惕,持有無牌穩定幣須自行承擔風險。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