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全球關稅即將生效之際 正面臨最大法律考驗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正面臨其迄今為止最嚴峻的法律考驗。美國上訴法院周四 (31 日) 審理這些關稅的合法性,而就在一天後,針對許多國家的更高關稅稅率即將生效。

這場關稅法律戰涉及數兆美元的全球貿易額,如果政府敗訴,將引發對川普近期貿易協議有效性的質疑,並可能面臨要求退還已繳關稅的訴求。
由民主黨主導的州政府和小型企業主張,只有國會擁有發布關稅的權力,且這些關稅對美國公司和消費者而言,構成了大規模的非法稅收。
他們認為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是非法的,因為該法案並未提及關稅,且通常用於在國家緊急情況下實施制裁和資產凍結。
他們進一步指出,貿易逆差是美國經濟的「長期存在部分」,因此不構成緊急情況,而針對芬太尼的關稅則被視為「變相的談判策略」,而非遏制毒品流動的合法努力。奧勒岡州總檢察長強調,如果川普使用違憲的權力實施關稅,這些關稅將被駁回。
川普政府則堅稱,總統根據一項鮮少使用的緊急法案擁有廣泛的關稅發布權力,且其決定不受任何法院審查。政府向美國上訴法院提交的辯護狀中指出,川普行使關稅權力「符合其在憲法下的義務」,這些稅費「適於應對他所認定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構成的嚴重威脅」。
川普曾於 2 月援引 IEEPA,聲稱芬太尼流入和非法移民構成國家緊急情況,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隨後,他又於 4 月以美國持續的貿易逆差為由,宣布另一項國家緊急狀態,並援引 IEEPA 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即其所謂的「解放日」關稅。
此案極有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這將使最高法院再次捲入川普政府的議程鬥爭。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將由全體 11 名現任法官而非典型的 3 名法官小組進行聽證,這意味著判決結果可立即上訴至最高法院。
目前,10% 的全球統一關稅已生效,川普並為部分國家設定了 8 月 1 日的更高關稅稅率生效期限,這為企業帶來更多財務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也曾根據允許其以國家安全理由徵收關稅的權力,對汽車和鋼鐵等特定行業徵收關稅 (即所謂的 232 條款案例),貿易律師認為這些關稅比 IEEPA 關稅擁有更強的法律基礎。此外,川普近期簽署的一項新行政命令終止全球低價值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預計也將引發更多法律挑戰。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